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 (一)

文/程恭讓(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 |2014.12.09
2697觀看次
字級

編按:本版今天起分十日刊登程恭讓教授專文,以饗讀者。

文/程恭讓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

星雲大師是台灣佛光山的開山,是現代人間佛教一位卓越的創立者,是具有全球聲望的當代佛教導師。大師祖籍江蘇江都,一九二七年生,十二歲在棲霞寺出家,一九四九年渡海來臺灣,一九六七年開始創建佛光山道場。自一九四七年焦山佛學院畢業迄今,大師弘法已近七十年。今屆九十嵩壽,仍自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以弘法為家務。

大師對於佛教的貢獻和影響,不限於台灣,而及於全球各地;不限於人間佛教,而關乎整個佛教。大師對於佛教貢獻至巨,影響至深。茲摘其主要者,嘗試言之。

一、系統地建構人間佛教思想理論體系,是星雲大師對佛教的第一大貢獻。

十九至二十世紀以來,漢傳佛教中最有力量的思想潮流,是「人間佛教」。我最近提出:太虛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一位卓越的倡導者,星雲大師則是現代人間佛教一位卓越的創立者。大師曾提出用《大乘起信論》的「體大」、「相大」、「用大」建構人間佛教思想體系的理路,他深刻地闡述了人間佛教的教體、教用、教相:「佛說的」、「人要的」,是人間佛教之教體;「淨化的」、「善美的」,是人間佛教之教用;而大師一生各階段對於人間佛教具體特徵的種種觀察及規定,對於人間佛教具體思想、學說的諸多展開、推演,及其在晚近階段所嚴整規劃的人間佛教的「理念藍圖」,則是人間佛教之教相。這種分別從「體」、「用」、「相」的角度來規定和闡釋人間佛教,首次使得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非常深刻且非常系統化地得以呈現,所以我們說大師是人間佛教思想理論的系統建構者。

思想藍圖來自實踐

其次,星雲大師不僅系統地、深刻地闡述了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規劃了人間佛教的基本藍圖,而且他所闡述及規劃的這種人間佛教的思想和藍圖,並不僅僅是他通過佛學研究得來的一個佛學成果,也不是一個純粹理想化而無現實依據的觀念的「烏托邦」,而是與他的弘法實踐密切地關聯在一起,他的人間佛教思想學說是從實踐中探索而來的,是經過了實踐的充分檢驗並被證明為確實行之有效的。在星雲大師之前,有關現代人間佛教的思想學說,要麼不夠系統,不夠完善,要麼就是一些更多地是以學術形態或觀念形態表現出來的理論,與實踐無關,或未經實踐的驗證。大師自二十世紀四○到五○年代以來,六、七十年如一日,以無比的熱忱、無上的精進,始終如一地投身於探索、推動、落實、創立人間佛教的偉大實踐,並從這種切身實踐中逐步總結出可以有效地運作、可以指導實踐的人間佛教的系統思想和學說。所以系統地建構現代人間佛教的思想理論,是星雲大師對佛教第一個方面的重要貢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