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裡有腳印 推動友善耕作

 |2014.12.06
2576觀看次
字級
田裡有腳印市集,從官田水雉開始。圖/取自田裡有腳印市集臉書

【本報台北訊】國內第一個以保育與農業為主題的「田裡有腳印」市集,今天在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開幕,市集的誕生,起源於5年前一場水雉浩劫、7位勇士農民以及幕後推手台博館副館長林華慶。

2009年,大量的珍稀野生動物水雉在台南官田田間死亡,引起社會震驚與觀注。那時林華慶還是林務局技正,一通電話打給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希望能探究原因、找到解決辦法。經過調查,才發現當地農民,為防止麻雀偷吃,將稻穀拌著農藥撒種,連帶使吃掉田間害蟲的水雉也中毒死亡。

蘇慕容表示,當時想輔導農友轉作有機,林蘇兩人討論多次,隔年催生「綠色保育標章(綠保)」,輔導官田農民停止使用農藥、化肥,留給水雉一片喘息空間。

慈心基金會董事長賴錫源回憶,那時多數農民都在觀望,只有7位勇敢的農民願意加入綠保。沒想到,5年後官田農民增加到23人,水雉從100隻倍增到近千隻,全國更有104位農友,面積廣達130公頃,保育27種珍貴動物。

林華慶表示,台灣人大多對有機的觀念,還停留在自己吃的健康、會在意農藥是不是零檢出,但是綠保直接跟動物連結,更能突顯友善耕作也有益於動物與生態,參與的農民能得到外界的鼓勵非常重要,現在正是綠保發展的關鍵期,需要消費者支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