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廣西柳州市有一個「蝸牛哥」,每隔半年或一年,就要從外面扛間「房子」回家,網友稱他為「蝸牛哥」。
老家在柳州市融安縣潭頭鄉、三十九歲的「蝸牛哥」劉齡潮,日前出現在廣西梧州市南梧二級公路藤縣路段,他正扛著他的「房子」步行在公路上。
沿途總有路人投以好奇的眼光、走過來拍照,劉齡潮也不理睬,只有擔子和房子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劉齡潮今年製作的「房子」比往年漂亮,半圓形的大號帳篷,竹搭框架,外面覆蓋幾層雨布和床單,綁滿五彩繽紛的彩帶和塑膠花。
房子裡的設備齊全,有水桶、鍋碗瓢盆、被褥、雨傘,甚至還有個「芭比娃娃」。
劉齡潮說,自已造的房子「遮風避雨的效果非常好,下雨天走慢一點而已」。
這已是他徒步扛房子回家的第六年,「房子」做過許多間,有一間還被人民幣一百元(約台幣五百元)的「高價」買走。
擔子上,有幾個鼓鼓的編織袋,綁著幾個廢舊塑料瓶。劉齡潮總能在路上撿起一些東西,有時是塑料蓋,有時是空瓶。
「廢舊塑料一斤能賣二塊多人民幣(約台幣十五元),可以換一斤大米。」
這是劉齡潮路上花費的來源,另外的編織袋裡,裝炊具、大米。每天早上,他會煮一鍋白粥,足夠一天吃喝。
劉齡潮早些年在村裡「挺能幹活」,婚後還與妻子在鎮上開過髮廊。
十多年前,劉齡潮的父親被一輛突然翻倒的甘蔗車壓倒身亡,讓他受到極大刺激。
幾年後,劉齡潮的妻子也因故與他離婚,再次受到打擊的他,此後不敢住在家裡,因為「害怕房子會倒掉」。後來,竟用竹竿、編織袋紮起房子住進去。之後忽然消失。
半年後,他獨自扛了「房子」回到村裡,就開始了「扛房子回家」的生涯。
每一次,都要在路上耗費好幾個月。這次,他從梧州出發,目的地是潭頭鄉龍城村的老家。從藤縣到融安縣得走四、五百公里,可謂是千里獨行。
帶著房子走不快,一天的腳程約十五公里,但他拒絕搭便車;問他:「為什麼不把房子丟了『輕裝上陣』?」劉齡潮搖頭說:「這就是我的家,到哪裡我都要帶著它、守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