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下東城居民提出計畫,欲將地下廢棄的電車站改造成公園。圖為車站現況;圖為落成後的地下樣貌模擬圖,包括最新太陽能技術導入光源。圖/美聯社
紐約下東城居民提出計畫,欲將地下廢棄的電車站改造成公園。圖為車站現況;圖為落成後的地下樣貌模擬圖,包括最新太陽能技術導入光源。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閒置不用的蚊子建築也能有重生機會。美聯社報導,美國紐約市下東城居民提出計畫,要將地底廢棄的電車車站改造成公園,結合太陽能科技,搖身變為居民使用的藝文空間。此計畫近日舉行說明會,立志打造全球首座地下公園。
低線電車位於地下六公尺深處,占地零點四公頃,有一百一十六年歷史,自一九四八年來當作倉庫使用。
住在紐約下東城的巴勒希(Dan Barasch)專長是社會創新應用科技,他和前太空總署工程師藍齊(James Ramsey)共同發起「低線計畫」(Lowline Project),要把車站變成有陽光、有植物的市民休憩場所,可舉辦藝文展覽、音樂表演或兒童活動。
巴勒希說:「我們只是在一個缺乏公共空間的社區內,把沒人使用的空間加以利用罷了。」
這項計畫估計將花費六千萬美元(約新台幣十八點六億元),多數經費來自私人募集,少部分由政府補助。計畫亦須經紐約州交通局及紐約市政府核准。
雖然已有數百名義工加入這項計畫,但並非人人贊成。「雙橋社區協調會」副主任凱莉.柯漢認為這項計畫像是「特洛伊木馬」,會引來房地產開發商,影響住戶長期生活品質。
此外,柯漢質疑場地若租借辦活動,有商業化疑慮。巴勒希則解釋,場租剛好可作為營運費用。
巴勒希說,地底公園實際動工前還需要五年籌備,且須克服多項技術挑戰,例如如何將陽光引入地底,讓植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