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開不開店? 美業者兩樣情

 |2014.11.29
364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零售業者拚感恩節業績,不少商家在周四假期當天開門,甚至提早營業;「黑色黑期五」有演變成「黑色星期四」的趨勢。不過有三州仍奮力抗拒此潮流,零售業者在感恩節營業可能遭罰。

幾年前,數家商店開始在感恩節晚上開門營業時,員工和購物者都抗拒這種作法,認為感恩節是神聖的一天。但近年開店的零售商愈來愈多,包括全球零售業龍頭沃爾瑪、梅西百貨等。上述商店員工在感恩節上班,獲得加班費,以補償僅有半天假期。全美第二大零售業者好市多則秉持感恩節不營業的傳統。

儘管今年有一股關注勞工權益的力量在社群網站興起,呼籲民眾抵制感恩節當天開門做生意的業者,但感恩節商機依然驚人;美國全國零售聯盟預期,今年有二千五百六十萬購物者會在感恩節採購。

在紐約時代廣場的玩具反斗城,周四下午四時已有約百名購物者排隊,等待五時開門。四十歲的瑪麗.史莫說,打算在感恩節完成購物,以免黑色星期五還要出門,和人潮擠破頭。

雖然「黑色黑期五」在全美各地有演變成「黑色星期四」的趨勢,但緬因州、麻州和羅德島新英格蘭三州迄今仍奮力抗拒此潮流。

麻州所有零售商在感恩節都要關門,只有食品店例外;違規店舖會被罰款一千美元,屢犯者可能會被刑事起訴。羅德島州僅准許藥房、麵包店、花店、影音產品租賃店在感恩節開門,而且每家店最多只能有六名僱員。緬因州營業禁令擴及便利商店、加油站、餐廳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