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持續放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抗通貨緊縮之路仍充滿荊棘。
二十八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十月核心CPI(扣除新鮮食品)比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二點九;然而,若扣除四月增稅效應,十月核心CPI僅年增百分之零點九,不如九月的年增百分之一,並創十二個月來新低。
安倍先前將扣除漲稅效應的通膨率目標定為百分之二,希望在二○一五年達成,如今看來成功機會愈來愈小。
日本央行不久前擴大量化寬鬆措施規模,造成日圓大貶,本來可使進口能源和糧食價格上升,但原油價格最近猛跌。
日本四月一日將消費稅從百分之五調高至百分之八,推高零售物價;日本經濟連續二季萎縮而重回衰退,促使安倍延後明年再度調漲消費稅的計畫。
日本二十八日公布的其他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十月工業生產月增百分之零點二,連續第二個月攀升,優於市場預期(下滑百分之零點六),但與去年同期比較則下跌百分之一。
十月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五,比前一月小減零點一個百分點。同月零售額增加百分之一點四,但家戶支出減少百分之四,已連續七個月縮水。
野村控股的經濟學家野木森說:「目前無明確跡象顯示國內消費已逐漸走出消費稅調升的衝擊。推動財稅刺激措施或許有幫助,但以日本目前的財政狀況來看,恐怕很難提供足夠的支撐力量。」
二十八日的報告顯示,日本十月的能源價格比上個月下降百分之零點八,上周的汽油價格是連續第十九周挫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