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日美國報》報導,油國組織二十七日決定不減產,導致國際油價下跌,同時產生了「贏家」與「輸家」。
贏家包括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波斯灣國家及美國消費者。維也納原油專家蕭夏里認為,沙國可能樂見油價自行調整,以保有市占率與原油收入。
輸家包括俄羅斯、南美洲與經濟高度仰賴較高油價的非洲國家。因烏克蘭問題持續受到經濟制裁的俄國,仰賴較高油價使經濟免於承受衝擊。石油與天然氣收入約占俄國國庫收入一半;能源價格下跌已導致俄國盧布今年大幅貶值。油國組織二十七日決定不減產之後,盧布兌美元匯率下挫百分之三點六。
美國與加拿大的頁岩油生產商也可能吃虧。油價偏低使他們更難以執行新的開採計畫或擴大生產,因為他們仰賴高收入資助高成本的鑽採作業。
油國組織可能是另一個輸家。由於其他國家已經比較能夠分散供應來源,油國組織透過減產手段達成特定目的的能力已經不如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