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之美報導系列10】人間禪者 歡喜結緣 文/妙普 圖/宜興大覺寺 |2014.11.28 語音朗讀 14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覺寺內的禪修活動。 跑香中的禪修者。 素食博覽會的參與人潮。 活動前的表演節目。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 一句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法華經》 曾有人看到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莊嚴的佛像、優美的環境後,表示希望長住在這裡清修。也有人看到法師就口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因為一提到佛教修行,他的腦海自然會浮現出影視劇裡由於人生不如意而剃髮出家「深山古剎,從此青燈古佛,常伴此生」的畫面。 究竟什麼是修行呢?只有誦經、拜佛、持咒、禮懺、禪坐、閉關才算是修行嗎? 其實禪門有句話說:「不開悟,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阿彌陀經》也說:「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如果本身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縱使閉關了,也難免煩惱妄想重重,無法在心地下功夫,不如先走入人群,廣結善緣,培植福德資糧。 到過宜興大覺寺的人,經常都會很驚訝的說:「這裡的法師和人員都很有笑容,待人很親切,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樣。」看到各式法會及活動在進行時,都忍不住被吸引駐足欣賞,或拍照,或讚嘆,或隨喜加入參與盛會。 過去民風閉塞,佛門活動不多,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為了順應現代人的需求,吸引大眾到寺院,除健全硬體設備,弘法方式也力求與時俱進,舉辦適合各種年齡、階層人士參加的活動,目的就是希望讓佛教與生活沒有隔閡。 像今年宜興大覺寺的新春平安燈會,初一到初五就有十餘萬人來參觀,曾有位領導在農曆春節前帶人來訪,看到寺院裡為了布置平安燈會,到處張燈結綵,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驚訝地說:「沒想到你們關在山門裡,還做這麼多事!」而來山的遊客也都不約而同的說:「還是這裡有過年的氣氛」;另外,每年的宜興國際素博會也有三十多萬人受到美味素食的吸引,進一步走入大覺寺,感受法益。 目前宜興大覺寺例行性的活動有:春節平安燈會、國際素博會、人間生活法座會、朝山、禪修、念佛共修、過堂、光明燈法會、報恩法會、大悲懺法會、八關齋戒會;非例行性的則有:素博文化論壇、佛誕節浴佛、佛菩薩聖誕法會、學術研討會、青年營、兒童營、佛化婚禮、義工講習,還有尋根之旅等,賓客及參訪團終年不斷。 而不論是什麼因緣走進宜興大覺寺,共通的反應都是:來這裡改變了自己原本對事物的看法,懂得轉念與放下;又認識到「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生活多了理解,少了抱怨,學會多尋找別人的優點,改變自己的不足,讓內心漸漸柔和;同時學習給人歡喜、與人結緣,包容別人,心胸就開闊了,心靈淨化了,家庭也和睦了。人間佛教讓他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明確的方向指引。 所謂「平常心是道」。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舉凡穿衣吃飯、走路睡覺、待人接物等生活裡的舉止動念,都要端身正意,體現人生福慧圓融的美好境界。 所以佛教不是只在經書裡,也不是只在禪堂裡,更不是只在念佛聲中;佛法是遍於我們的生活,要在行住坐臥之間落實。 大師曾說:「一個真正的人間禪者,要頭頂著青天,腳踏著大地,眼視芸芸眾生,耳聽苦難音聲,把和平幸福布滿人間!」到了宜興大覺寺,您體會到禪者的心意了嗎? 前一篇文章 【人間植物禪】 誰是統治者 下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 清官周新死得冤枉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