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攝手 用手機拍照寫日記

文/記者謝鈺鈺 攝影/Natasha娜娜 |2014.11.23
1797觀看次
字級
Natasha 娜娜
這是在柏林拍的。不經意往上看時,想著:巨大的樹是被包圍著?或是被保護著?端看你當下的心境是什麼!壓力還是安全感?被關住了還是安全網?都只在一念間。我們每天都壓著很多事要做,誰不是呢?不要抱怨了。 攝影/Natasha娜娜
不小心闖入了一個慶典。每個人都好賣力演出,頂著大太陽,眉頭沒有皺一點。這時看見一個格格不入的小女孩,很專心的學著前面的表演者,跟著做著每一個動作,雖然她每一步都比大家慢了一大拍。 攝影/Natasha娜娜
有時候,一張有意思的照片是需要耐心等待的。這隻貓咪雖然身體對著我,可正眼都不看我。當下我就覺得有趣,倒要看看牠何時願意轉頭過來讓我瞧瞧。就這樣僵持了好一會兒,牠老兄終願意賞我面子,看了我幾眼,便驕傲的離開了。 攝影/Natasha娜娜
當初會拍下這張照片,應該是正在試剛下載的照相軟體「InstaFisheve」。嘗試幾次後發現,原來可以呈現這麼有感覺的效果與構圖。經過幾次反覆咀嚼,這張照片給了我文字的想法:一種視覺、想法的糾結,給了我們拖延的藉口。 攝影/Natasha娜娜
在一個巨大的廣場上,突然看見排得滿滿的紅色塑膠椅子,你不震撼、壯觀嗎?當下就有一種在所謂的自由廣場下的悲哀。照片有經過軟體「Color 」處理,特別強調鮮紅椅子的目的。 攝影/Natasha娜娜
當看到這條河流裡的畫面時,只有震驚與錯愕。難怪我們的城市沒法變得美麗。我們的眼睛早已被一群沒有美感的人,強迫去接受人造的、自以為美麗的「裝飾」。不是很記得當初是否有特別使用了哪一個APP軟體,如果有的話,也只是想強調那河面上裝飾品吧。 攝影/Natasha娜娜

文/記者謝鈺鈺      攝影/Natasha娜娜

3C產品發達的世代,

每個人至少都有一到兩個可以拍照的行動裝置。

隨手拍變成大家的習慣,不管是小朋友還是大嬸,

大家都愛拍,手機攝影似乎已成全民運動了……

Natasha娜娜是個藝術工作者,她寫的《娜娜的手機照片碎碎唸》,不說厲害的攝影技巧,而是宣告全新攝影時代的來臨:手機拍照。她說:「手機拍照輕巧簡單,沒有什麼大學問,卻可以讓每一個人掌握當下值得被記錄與記憶的一瞬間。」

Natasha的手機攝影,展現了一種極為強烈的現地存在感,每張照片皆是垂手可得,彷彿我們就在她的旁邊,和她一起細密的搜索周遭環境;但也強烈宣示, 如此的色彩,如此的氛圍,這是我眼中獨有的世界!透過娜娜的眼、她的心情、她的視角,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生活紀錄。真實、隨手、不多修飾,卻讓我們感受到平凡生活裡值得記憶的點滴。

娜娜說:「我喜歡使用手機的攝影功能跟照片編輯APP來記錄與觀察城市的樣貌、心情的變化。」她的日記從一篇文字變成一張張手機照片,細細感受每張照片,都藏有豐富的觸感、溫度、故事。

至於怎樣才能用手機拍出好照片,娜娜說:「只要自己看得順眼,自己喜歡,有拍出自己想要傳達的,應該都可以是張好照片吧!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攝影師,拍照只是在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管是紀念或是記錄生活,只要是自己清楚明白,應該就可以了。不過我也相信,不斷的練習(不停拍) 是真的有幫助的!」

娜娜怎麼說?

圖1

這是在柏林拍的。不經意往上看時,想著:巨大的樹是被包圍著?或是被保護著?端看你當下的心境是什麼!壓力還是安全感?被關住了還是安全網?都只在一念間。我們每天都壓著很多事要做,誰不是呢?不要抱怨了。

圖2

不小心闖入了一個慶典。每個人都好賣力演出,頂著大太陽,眉頭沒有皺一點。這時看見一個格格不入的小女孩,很專心的學著前面的表演者,跟著做著每一個動作,雖然她每一步都比大家慢了一大拍。

圖3

有時候,一張有意思的照片是需要耐心等待的。這隻貓咪雖然身體對著我,可正眼都不看我。當下我就覺得有趣,倒要看看牠何時願意轉頭過來讓我瞧瞧。就這樣僵持了好一會兒,牠老兄終願意賞我面子,看了我幾眼,便驕傲的離開了。

圖4

當初會拍下這張照片,應該是正在試剛下載的照相軟體「InstaFisheve」。嘗試幾次後發現,原來可以呈現這麼有感覺的效果與構圖。經過幾次反覆咀嚼,這張照片給了我文字的想法:一種視覺、想法的糾結,給了我們拖延的藉口。

圖5

在一個巨大的廣場上,突然看見排得滿滿的紅色塑膠椅子,你不震撼、壯觀嗎?當下就有一種在所謂的自由廣場下的悲哀。照片有經過軟體「Color 」處理,特別強調鮮紅椅子的目的。

圖6

當看到這條河流裡的畫面時,只有震驚與錯愕。難怪我們的城市沒法變得美麗。我們的眼睛早已被一群沒有美感的人,強迫去接受人造的、自以為美麗的「裝飾」。不是很記得當初是否有特別使用了哪一個APP軟體,如果有的話,也只是想強調那河面上裝飾品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