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
生命的長度有限,廣度及深度卻可以無限。星雲大師,一個永遠新鮮的靈魂,心如明星,行如流雲,穿越時空、形體的限制,將生命能量發揮到極致。
圖/人間社
妙蓮法師
文/妙蓮法師整理
圖/人間社
生命的長度有限,廣度及深度卻可以無限。星雲大師,一個永遠新鮮的靈魂,心如明星,行如流雲,穿越時空、形體的限制,將生命能量發揮到極致。
大師是一位將佛教事業發揚光大的高僧,也是一位貫通世學與佛學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二六時中體驗實踐「佛光禪」的生活藝術家。
經常有信徒對他表示關心,問候大師「祝您長命百歲」,他笑著說,長命百歲不夠,對方一臉驚訝的問:「那您要活多久?」他回答:「人生三百歲。」此話怎講?
「二十歲那年從佛學院畢業出來以後,將自己奉獻給佛教,奉獻給社會,一生沒有放過年假,也沒有周末休息。從早到晚不但要講經弘法、教育徒眾、接待訪客,在走路、下課的空檔,還要構思文稿,甚至火車上、汽車上、飛機上都在精進的閱稿。今年八十歲,等於已經工作了六十年,如果以一天做五個人的工作來計算,六十乘以五,不就是三百歲了嗎?」
許多人勸他,年紀不小了,應該多多休息,何必那麼忙?大師說:「忙是營養調劑的補品,使人生充滿生機。」事忙人不忙,人忙心不忙,人來來往往,事匆匆忙忙,但他的心是安定清淨的,大忙中有大序。
大師曾在日記中吐露心聲:「有時候我會嚮往那種『一爐香、三杯茗、萬卷書,何需塵寰外再求仙求佛』的境界。不過這是一種自私的想法,就像母親說的:『有那麼多人需要你,我怎敢獨吞?你不是我的兒子,你是大家的。』」
忙,既成生活常態,懂得時間管理就顯得益發重要。大師是一位時間管理的高手。大師的名言:「會運用時間的人,他的時間是心靈的時間,因為能夠達古通今,生命展現了泱泱宇宙的全體大用。不會運用時間的人,他的時間只是鐘表刻度的時間,生命渾渾噩噩而渺小有限。」
兼具理想與踏實性格的星雲大師,主張樂修而不苦修,因為現代的人間佛教是有聲音的、有色彩的、有動作的、風趣的;大師說:「我所謂的人間佛教,是生活樂趣的、是財富豐足的、是慈悲道德的、是大乘普濟的、是取法佛國淨土的。」
至於大師在生活中的修行三昧,飲食上非常簡單,只要兩道菜,一碟滷豆腐,一碟醬瓜,一碗麵或茶泡飯,就可以打發一餐。大師惜物如護己身,因此他使用的東西都特別長壽,一雙羅漢鞋一穿就是五年,眼看眼前替換的幾件,皆有破損補綴的痕跡,侍者常問,該訂製幾件新的了吧?大師卻總是這樣回答:「撫拭衣襟,都訴說著往事,別有一番情趣,我怎忍棄舊換新?」
大師的思想、學問、行事、為人、處事,具有多層面、多樣化的特徵。如果要問他的十八般「本領」從何而來,與其說是天賦異稟,更應該歸功他終生不斷完善、革新自己的覺知與踐履。不只一次,他告誡弟子說:「人要做海綿,不停學習吸收,不要做塑膠袋,滴水不透。」
「質本潔來還潔去」,歲月荏苒,大師用他自己最率直雅緻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命本質的故事。千錘百鍊、爐火純青之後,反璞歸真,愈見其平常心。八十多歲的人生,仍在為法奔忙,大師卻甘之如飴,他說:「這是無法卸載的責任,為了佛教的前途,還是要承擔。人間佛教就是要擁抱眾生,佛道在眾生中求,為了眾生的歡喜,自己的饑飽、冷熱、好惡,都必須屈從壓抑,才能讓人皆大歡喜。」
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偉大與平凡一如,這就是星雲大師。(本文節錄《雲水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