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大兒少家庭研究中心今天發表「台灣童權指標報告」指出,去年台灣總生育率為1.07人,已是世界最低,沒想到新生兒低出生體重率,也就是2500公克以下的早產兒,高達8.4%,在OECD國家中排名前十,顯示新生兒不僅數量少又不健康,讓人憂心。
台大名譽教授、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呂鴻基研究指出,包括新生兒死亡率、新生兒低出生體重率、兒童死亡率及兒童的肥胖情況等健康相關指標,都落後許多先進國家。
「台灣媽媽晚婚多,對新生兒健康不利,尤其人工生殖比率太高,小孩容易早產或不健康。再者,政府給予職業婦女的支援不夠,如台灣的產假周數8周,比國際平均14周少,國際陪產假平均2周,但台灣卻只有3天。」兒少家庭研究中心執行長張淑慧說,很多孕婦必須要懷孕到最後一天才能請產假,且懷孕過程中,花太多時間與精神壓力在工作上,對新生兒的健康也不好。
至於兒童受照顧權也不足,張淑慧說,政府長期用津貼、獎金來解決兒少福利的問題,導致中低收入戶把兒童當搖錢樹,但是經濟環境佳的職業婦女卻需要完善的公共設施,兒童受照顧權完善,才願意懷孕。
另外,在青少年物質濫用與自殺議題部分,台灣於2006年到2010年期間,15歲青少年自述過去30天內曾經使用毒品的比率從1%增加到1.9%,青少年自殺死亡率也從1990年的十萬分之3.6,增加到去年的十萬分之五5.2。
兒少家庭研究中心主任薛承泰提醒,新生兒生存權已經先天不良,成為青少年又吞雲吐霧或自殺,國人必須正視兒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