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教育實習學生楷模獎的東華大學實習學生陳曉雯(左),因為參加課輔班教師行列,而決定奉獻給偏鄉,立志當偏鄉教師。圖/林秀姿
【本報彰化訊】教育部今天頒發「教育實習學生(教師)楷模獎」,畢業於東華大學的陳曉雯,參與偏鄉課輔長達6年,投入偏鄉課輔6年,學會用「傾聽」帶領弱勢孩子,成為今年獲得教育實習學生(教師)楷模獎的20位得主之一。
陳曉雯原本立志當記者,大二參加永齡希望小學課輔活動,到偏鄉服務。在都市成長的她,以為孩子的本分就是學習,課堂上也該以教學為主,沒想到她的第一堂課,卻花了半小時管秩序,處理在地上打滾的孩子。
她後來才學會,教導弱勢孩子要先「傾聽」和「陪伴」,建立起一定信任度,要知道孩子家裡發生了什麼事,有人的父親每天喝得爛醉,有人沒辦法洗澡、洗衣服,或是需要打包營養午餐回家當晚餐。
陳曉雯慢慢得到訣竅,每次接1個新班時,都先花1個月的時間培養默契,之後才慢慢帶進課程學習,盡量找與孩子日常生活相關的例子。例如數學課不要說出國的團費,而要說到鯉魚潭遠足的旅費,和孩子的生命經驗作連結。
她發現,偏鄉小孩需要的不只是教育與知識的授與,還需要一個貴人協助他們翻轉人生,有些偏鄉孩子連鞋子都買不起,她要成為協助他們穿鞋的老師,「我無法為每個孩子買鞋,但可以教他們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