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論壇「新觀念新思惟」由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右)主持,與談人左起中華總會總會長趙麗雲、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柴松林教授。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好書交換。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人間社記者吳惠美、游阿品、陳璿宇、葉荷大樹報導】由人間佛教讀書會、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共同主辦的「二○一四全民閱讀博覽會」北部場,九日在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舉行,二千餘位來自桃竹苗以北的愛書人,為閱讀歡喜共聚,坐滿宛如世界咖啡館般的三百零八張圓桌。新竹法寶寺四十位嬤孫檔組成詩歌朗誦隊,以張君雅造型吟誦〈有佛法就有辦法〉,活潑揭開典禮序幕。
「說唱閱讀」是今年閱讀博覽會的創舉,以「佛光法座」方式,將參與讀書會的成員分組入坐咖啡圓桌,整齊排列在菩薩廣場暨展演台上。慈容法師在開場致詞時表示:「人間佛教追求快樂幸福的生活,用心讀書才能了解古人智慧,提升生活品質。」
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帶領叢林學院學生,吟誦〈慈受禪師廣錄〉;佛光青年團、叢林學院學生交互演唱古詩、偈語;最後檀講師孫娟娟以〈流轉〉、如慶法師以〈無相頌〉將說唱閱讀引到最高潮。
好書面面觀
「好書面面觀」單元,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主持,邀請作者佛光山寺副住持慧開法師談《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佛光文化社長滿濟法師談《有夢之鄉》、《絲想之路》等好書的書寫歷程。
慧開法師表示,現代人不願接受自然死,抗拒的結果,是讓臨終病人衰竭而死。理想的善終是瀟灑而終,誠如佛教所講「所作皆辦」,該做的事都已經完成,人生沒有遺憾。面對死亡的方式必須與家人達成共識,做好人生規劃,才能瀟灑走一回。
滿濟法師表示,學佛的人大都具有浪漫和多情的特質,他的勇氣得自於對信仰的堅固,以及學習大師「永不退票」的精神。他自認「心無盡,願無窮」,才勇於在人間接受挑戰,並指出學佛修行,前半生要活得清清楚楚,將來才能走得瀟灑自在。
新觀念新思惟
主題論壇「新觀念新思惟」,由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主持,心保和尚、《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教授、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長趙麗雲三人與談。心保和尚指出,面對未來「開放」、「創新」、「覺醒」的觀念不可少。
柴松林強調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緩解了宗教衝突,建構人與人之間的良性關係。他呼籲,發揮布施精神,倡導節儉生活,享有不要擁有,負責盡心照顧家人,創造幸福家庭。
趙麗雲表示,她以「終身學習」、不斷地閱讀,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智慧、有能力的人,以適應變動無常的社會;透過宗教信仰,提升適應力和人際溝通。她也鼓勵大眾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並發願弘揚佛法。
此外,人間佛教讀書會特別表揚服務滿一百小時的六位書香義工范鴻英、陳雪霞、呂錦秀、彭桂芳、徐月華、祝大成;而前二百名報名與會的愛書人,獲得贈書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