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基北區明年免試入學調整方案公布,仍堅要比量尺計分,教育部使出最後撒手鐧,擬不給量尺分數表,讓基北區沒得玩。教育部長吳思華重申,基北區簡章必須合法,否則權責自負,強調「量尺若不符合使用原則」,就不會核准給與量尺分數。
吳思華重申四大原則,基北區簡章必須合法、落實十二年國教精神、制度不要矛盾,且改變要最小,才能減少家長和考生的壓力,如果不符合就不會備查。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王承先直言,「不備查簡章,就不會核准給與量尺分數表,沒核准、基北區怎麼使用。」
王承先昨天氣憤表示,包括教育部、台師大心測中心屢次跟基北區說明,不能先使用量尺分數,以免造成原本可以上建北的學生逆轉敗,家長怎麼受得了?量尺只適合百分之一學生使用,現在基北區卻綁架全體八萬名考生陪八百人玩。
對於基北區堅持先使用量尺計分,高雄市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如果基北可以用,我們也要用!」鄭新輝說,很同情基北區的考生,因為人數多、競爭激烈,只要有考試,考生就會有壓力,家長跟考生只想公平計分,並非題題計較。日前高雄區的簡章已經送至教育部備查通過,但鄭新輝表示,仍會開會研議是否使用量尺。
北市教育局昨公布明年基北區免試入學方案,將原本超額比序的十順次改為六順次,為避免標示與量尺兩種工具錯置情形,直接將標示拿掉,未來不比三等第、四標示,而是直接比三等第、十量尺,無論教育部備查與否,新方案即日起公告實施。
教育部不備查,基北區仍可逕行公布免試方案,昨天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無法阻止,他提醒台北市後果自負。
依據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應遵行事項規定,量尺分數由教育部核准提供,而且是備用性質,基北區若違反免試入學作業要點在先,就不得採用量尺分數作為計分基準。
昨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副局長馮清皇、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龔雅雯、基隆市教育處副處長陳淑貞共同說明「基北區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
基北:增額嚴重 用到量尺
林奕華說,明年基北區有近八萬名考生,再加上志願群組化,不知道增額情況會多嚴重,因此要用到量尺工具,修正方案仍符合十二年國教精神,會考總積點、各科量尺分數也都符合教育部「比無可比」才能使用的原則。
馮清皇說,超額比序一至三順次都與去年一樣,分別為超額比序總積分、多元學習表現總積分、會考總積分,因此仍是先比等第,接著才比志願序積分、會考總積點、單科量尺分數。
為了避免標示與量尺不同工具會造成錯置現象,乾脆拿掉原方案中,排序在會考總積點後的標示,如此一來會考總積點的順次,就符合教育部量尺要最後比的原則。
明年的超額比序順次依序為超額比序總積分、多元學習表現總積分、會考總積分(三等第)、志願序積分、會考總積點(五科量尺分數轉化積點乘以四倍,並融入作文級分,合限上限兩百零六點)、單科量尺分數(依序國數英社自)。
台中市教育局長吳榕峰表示不會跟進,但是他認為高中入學制度本應由地方政府決定,教育部不要管太多,責任由地方政府自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