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藍光眼鏡標示 逾9成不合格

 |2014.11.07
3812觀看次
字級
行政院消保護處昨天公布查核市售藍光眼鏡標示結果,抽查十七件只有一件符合規定。 圖/邱德祥

【本報台北訊】3C產品藍光會讓視網膜病變,行政院消保處驗十七件標榜抗藍光或濾藍光眼鏡,僅一件標示合格;重點是全球沒有濾人工藍光檢驗方法,無從確認功能,呼籲用三十分鐘休十分鐘才是根本。

行政院消保處昨天召開「公布市售藍光眼鏡標示查核結果」記者會,公布抽驗十七件標榜可抗藍光或濾藍光的眼鏡,當中僅有一件樣品的標示完全合格,因為只稱抗藍光,但沒強調折射率或穿透率,或是專門抗3C產品藍光使用。

消保處說,十六件標示不合格產品中,有十二件經判定為應施檢驗的太陽眼鏡,當中有四件未完成檢驗程序,因逃避檢驗,已違反商品檢驗法第六十條,經確認逃避檢驗屬實,可開罰新台幣二十萬到兩百萬元。

消保處消保官張志嵩強調,誤導消費者的問題主因是,目前全球沒有抗或濾人工藍光的檢驗方法,所以無從檢驗之下,市面上沒有真正的抗3C藍光眼鏡。

萬芳醫院眼科主任吳建良說表示,藍光的波長僅次於紫外光,而紫外光已證實對視網膜有傷害,現代人又過度暴露在手機、平板、LED等人造光源底下,所以才有醫師提出要注意藍光的影響。曾有病患用手機寫回憶錄,一個月下來寫了上萬字,卻因為黃斑部出血到眼科來報到,也有病患每天打十五個小時的電腦遊戲,視力從正常掉到伸手不見五指,就是白內障突然成熟造成。

外國醫師促採3個20護眼

吳建良提醒,養成健康的用眼習慣更重要,每看三十分鐘螢幕需休息十分鐘,國外眼科界建議每看二十分鐘的螢幕、休息二十秒、看二十呎(約六公尺)外的東西,讓眼睛肌肉放鬆。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視力保健科戴明正表示,一般來說鏡片越黃,過濾藍光的效果越好,但會降低色彩的亮度和鮮豔度,近年來民眾看3C產品、霓虹燈、LED等的時間增加,抗藍光的商品也應運而生,但國際至今還沒有抗藍光商品的標準規格,究竟要阻隔多少比例的藍光最合適沒有定論,所以與其用藍光眼鏡,不如減少看螢幕時間。

戴明正說,自然界本來就存在藍光,所以我們的眼睛構造有一定的保護機轉。從動物實驗發現,長期接觸藍光會刺激視網膜細胞受傷,造成黃斑部病變等,但對人體的確切影響仍在討論中,只是過度阻隔藍光也不行,因為藍光和身體的黑色素有關,影響生理時鐘運作,如果完全阻隔藍光,則會造成生理時鐘錯亂,過猶不及。

小檔案

藍光

光線分成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屬於不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光屬於可見光,射入黃斑部時形成影像與顏色,所以人體才有了視覺。

藍光包括藍、靛、紫光,是能量較強的可見光,碰到物體時非常容易散射,是長波光源的4.4倍,導致眼睛視物時,影像及清晰度降低,增加眼睛疲勞。

視覺細胞如果長時間慢性照射藍光,細胞中的色素分子會促發光毒性反應,使細胞受到損傷,這種黃斑部病變是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黃斑部病變不是年長者的專屬品,隨著現代生活的改變,長時間面對藍光的刺激(如電視、平版電腦、智慧型手機、LED燈),患者的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