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昨天舉行談話會,朝野對於臨時會議程仍無共識,立法院長王金平在會中宣布臨時會無法舉行,朝野僅對下會期加開院會達成共識。臨時會協商破局,九十六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被迫延到三月初處理,創下首例。
在談話會召開前,國民黨團召開黨團大會,決議更動提案順序,將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設置條例草案列為臨時會第一案,中選會組織法草案為第二案,總預算案為第三案。
不過,在朝野協商過程中,台聯、民進黨團堅持通過以民進黨版本為主的臨時會提案,將總預算排入第一案、勞退基金條例排入第二案、銀行法第四十八條排入第三案,軍購排入第四案等,同時也反對國親聯手提出包含中選會組織法草案的提案版本。
由於朝野黨團對議案程序無共識,最後簽下不開臨時會的協商結論,朝野僅對下會期加開院會達成共識。
下會期二月一、二日報到後,二月二十七日開議進行閣揆施政報告,三月二日、五日、六日視為一次院會,五日為加開院會。三月二日與五日兩天院會,將進行九十六年總預算案相關提案的十七項表決,以及其他法案的審查。六日開始施政總質詢。
根據經建會推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晚一個月通過,對GDP(國內生產毛額)影響是下降零點二五至零點三個百分點,政府部門中的新興資本支出和新增計畫,也必須待總預算完成審議程序,才能動支。
對於立法院決定不召開臨時會,朝野在會後互相指責。副總統呂秀蓮批評,立法院不召開臨時會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是「公然違憲」;她呼籲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應該共同維持憲政秩序。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批評,民進黨團協商代表先提議不召開臨時會,並在國民黨團協商代表到場前完成各黨協商代表簽名,造成臨時會無法召開;黨團譴責民進黨團率先提案要求召開臨時會,又提案不召開是兩面手法,意圖嫁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