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800斤白米 學童自耕贈人

 |2007.01.29
29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進入工商社會後,許多小朋友連「米」從那裡來,都搞不清楚,更甭提農民「粒粒皆辛苦」的務農生活。為讓學生體驗「一粒米得來不易」,宜蘭五結孝威國小及屏東內埔東寧國小讓學生下田插秧、收割,體驗農民辛勞。難得的是,孝威國小學生將收割的一千八百多斤白米,全部請村長分送給需要幫助的人。

去年三月,五結農會提供二分地,提供孝威國小五、六年級學生下田耕種,學童自己插秧,還利用平日下午去觀察稻子生長情形,七月收割時,學童戴上斗笠、披上毛巾,手拿鐮刀下田收割。他們將稻穀送去烘乾、碾成白米,總共一千八百斤。校長林機勝表示,學生一致決定把收成白米送給學區內貧困家庭。

學童擔心直接將米送到貧戶家,會傷人家自尊心,於是決定將愛心米送到村長家,再請村長轉送。這項由農糧署推動的「黃金穗月」活動,由學童動手插秧,與土地做親密互動,農田由鍾曜堂、鍾維鍍提供。活動前,學童多次到高雄改良場參觀,略有心得。

東寧國小學童下田插秧前,由校長主持傳統祭天儀式,並頒斗笠、鐮刀、鋤頭、穀種等「農家四寶」給學童,集體宣誓以最健康的耕種方式,以及最熱誠的學習態度照顧秧苗。

二百餘位學童下田,田間一片忙亂。六年級學生黃湘淇說,「很期待吃到自己種的米」。曾郁芯、鍾堉驊、利善榛等人手腳都沾滿泥與水,直說「新鮮,好玩」,她們說,會利用寒假來照顧水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