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金錢買不到的,
從年收入不及兩萬台幣的不丹人身上可以證實。
這裡土壤貧瘠,地勢險峻,
二○○三年才有電視,
不受現代文明污染,心靈富足,
快樂的來源就是家庭。
快樂是金錢買不到的,從年收入不及兩萬台幣的不丹人身上可以證實。根據英國萊徹斯大學的全球快樂指數調查,全台灣有三分之一人不快樂,排名落到六十三名,而喜馬拉雅山的這小國則名列第八。
不丹是最快樂的窮國,這裡土壤貧瘠,地勢險峻,百分之二十的土地終年白雪埋覆,鄰居大陸及印度對它也不友善。不丹走出自己的路,轉型成全球「最快樂的窮國」的關鍵人物,是準備卸任的國王吉莫.辛吉.旺楚克,現年五十一歲的旺楚克十七歲時,倉卒返國繼任王位,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國王,他花了兩年時間,步行全國,探訪民情。
旺楚克不追求經濟成長率,只追求「快樂成長力」,這個被稱為「喜馬拉雅山下香格里拉」的地方,每年只開放六千張觀光簽證,絕不想發觀光財,不要外人來污染,環保政策非常嚴格,百分之六十的土地必須是森林,唯一的棒球場,連七四七飛機也飛不進去,即使砍棵樹也要向政府申請,瀕臨滅種的動植物因受保護而存在,機場始終只有兩架飛機。
國王還規定,建築外觀一定保持傳統,人民外出要穿傳統服飾,在傳統的服裝上可以看到龍的圖騰,所以不丹又被稱為「雷龍」的國家。
以「國家快樂力」取代「國內生產毛額」,不丹街上沒有乞丐、遊民,暗巷沒有毒梟,不養軍隊,不買武器,人民互相照顧,不用金錢交易,用農產品來以物易物。
觸目所及,全國都是一片青山綠水,從城鎮到鄉間,看不到破爛不避風雨的房子。首都廷布到處是可以上網連結世界的網路小店;偏僻的鄉間,農夫用手機開心的講著電話。一對無法生育的美國夫婦來到這裡,想收容孤兒,等了大半年無法如願,才驚訝的發現,不丹很難找到孤兒。
國王與皇后成天在街上走動並和人民交談,國家的政策令人民沒有高不可及的物質慾望、沒有貪婪,百分之八十人以農為生,因是佛教國,廟宇林立,人民相信輪迴來生,願意互相幫助,看到人,就會主動把最好的東西和人分享。
不丹人吃什麼?平常的主食是米飯和辣椒,待客則豐富的安排十幾道菜,辣椒的配料非常豐富,有十幾種,有芝麻、起士及香料。
不丹崇拜的都是女性的神,不殺生,也不驅趕野獸,可耕地很多,田是垂直的,在山的邊緣,完全不傷害生態。人民相信生命的狀態和大自然相關,尊重萬物有靈。
深獲民心的五十一歲的國王已願意下放權力,二○○八年將結束君主統治而走向民主。
旺楚克說,「趁我還活著的時候,我要保證民主。」他和人民對選舉當然懷有恐懼,到時必感受選舉的角力,腐蝕了單純的友誼。
這樣的不丹,不知還會不會繼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