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傳法師圖/人間社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略稱悲濟會、水陸會、水陸道場,是中國佛教中,唱誦儀式最隆重、法會場面最盛大、回向功德最殊勝、參與人員最眾多的法會。圖/人間社
文/慧傳
圖/人間社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略稱悲濟會、水陸會、水陸道場,是中國佛教中,唱誦儀式最隆重、法會場面最盛大、回向功德最殊勝、參與人員最眾多的法會。
水陸儀軌載:「凡世之人,有欲息災除病者,欲求願乞福者,欲資糧來報者,欲升度先亡者,未嘗不以是為先務焉。」即可知水陸法會之殊勝。
水陸法會緣起於梁武帝夜夢神僧告之「六道四生,受苦無量,宜建水陸以普濟之。」梁武帝遂於隔日問諸群臣沙門,但是無人知曉夢境含意。寶誌公禪師建議梁武帝廣尋經教,必有因緣。帝即遣迎大藏經於法雲殿,積日披覽,創造儀文,三年乃成。首於金山寺啟建,僧祐律師親宣儀文,當時利益群品,應驗非一。
水陸儀軌,集三藏十二部聖典之精華而成,大集勝因以濟冥陽,解脫功德不可思量,為懺悔超度法門之王。
佛光山萬緣水陸法會,共分內壇、外壇兩大部分。
外壇有大壇、諸經壇、法華壇、淨土壇、楞嚴壇、華嚴壇、藥師壇等七個壇口,近百位法師於各壇口分誦《梁皇寶懺》、《法華經》、《藥師經》、《華嚴經》等共四百六十一部大乘經典。所有受薦先亡憑此誦經功德之力,得赴道場受供聞法,永脫幽途,轉生淨土。
佛光山於一九七三年四月,首次啟建「清明報恩孝道水陸法會」,至今已邁入第四十一年,年年於北高兩區各舉行一堂水陸法會,期間有不少人因參加法會而得到感應。
「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啟建水陸法會,內壇、外壇共八個壇口,需七晝夜才能功德圓滿。
水陸法會,動員法師及義工人力頗多,佛光山秉持集體創作、廣結善緣的精神,以星雲大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萬種事,結萬種緣」的理念,以萬緣共成佛事,故名為「佛光山萬緣水陸法會」。
古德云:「今之供一佛、齋一僧,尚有無限功德,何況普同供養十方三寶、六道萬靈,豈止自利於一身,亦乃恩沾九族。」水陸儀軌序載:「其法門廣大,利益洪深,不但六道凡夫,頓脫業縛。亦兼令三乘聖人,速證菩提。」
參加水陸法會,以飲食上供諸佛菩薩賢聖,下施法界六道群靈,以此功德不僅恩沾九族,更能讓未發菩提心者,因此發大菩提心;未脫苦輪者,因此得不退轉。未成佛道者,因此得成佛道。水陸功德實乃不可思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