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如是說:體驗寺院生活 不虛此行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 |2014.10.14
1275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三天二夜的佛光山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大家「體驗」到什麼?有人第一次過團體生活,體驗和許多人共住;有人體驗到念頭轉變,開始學著要求自己;有的人找到答案,感到豁然開朗。寺院生活體驗營自十日至十二日,短短三天,從站在佛門外張望、猶疑,到逐漸融入佛門生活。

十二日清晨,天色尚未全亮,眾人步行到佛陀紀念館,在大佛座前早課,適逢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佛館館長如常法師領眾誦持〈大悲咒〉,心情虔誠寧靜。早課結束後舉行小組分享座談,大家把握時間,紛紛向輔導法師請益。

不少青年表示,他們對佛教的看法改觀了,原來法師是很親切、很平易近人,而非令人敬畏,想法也很貼近年輕人;原來佛教講究實用和生活化,處處都有佛法。有人期盼,希望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出版關於「佛教經濟學」的著作,使佛法中的經營智慧,能嘉惠許多有志推動佛教者。此外,有青年坦誠分享,人生第一次知道五時三十分起床是如此清爽美好,才知道如果一生都能抓緊時間,絕對能節制自己的慾望、貪念,若要用四個字形容寺院生活體驗營,就是「不虛此行」!

中午的結營典禮上,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叮嚀大家力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並指出這是每個當下的進行式。除頒發結營證書,每人亦獲贈《人生卜事》法語卡或《獻給旅行者們三百六十五日—中華文化佛教聖典》,讓在外地求學、就業的青年,從中獲得心靈啟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