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舉目盡是啤酒、麵、汽車廣告的南韓電視近日出現一支對比強烈的短片:政府一個政策諮詢智庫警告,南韓核電反應爐運轉了數十年,用過的廢燃料面臨存放危機。
世界第五大核能發電國的廢核燃料,目前大約百分之七十(將近九千公噸)放在臨時存儲池裡。存儲池當初設計使用五到六年,其中有些二○一六年就裝滿。
當局一邊尋找永久解決辦法,一邊計畫往現有存儲池多塞一點,可能超過原初設計的負荷量。專家說,南韓沒從日本二○一一年福島核災學到教訓。南韓三分之一電力仰賴核能,現有二十三具反應爐,到二○二四年要增加十一具。
根據國營「韓國電力公司」轄下核電營運商「韓國水力與原子力電力公司」資料,現有反應爐已累積一萬三千三百公噸廢料,而且每年新增七百五十公噸。
專家指出,廢料存儲於水池,充滿危險。南韓地震遠不如日本頻繁,但圍護存儲池的結構通常遠遠不如圍護反應爐的建築堅固,遭受任何攻擊,即釀巨災。其次,往存儲池多塞廢料,會阻礙空氣流通。
現有兩個辦法。一是重議一份南韓四十年前和華府達成的協定,將廢料再處理。但再處理既昂貴,技術又無比困難,英、法等國都視為畏途。另一辦法是斥資二十六億美元,為現有廢料打造金屬製,外罩混凝土的桶子,可放一百年。但南韓面積只有十萬兩百平方公里,人口卻有五千萬,不少人已恨死了反應爐,再來廢料桶,人人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