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家漢寶德在大稻埕「保安捌肆」舉行「境與象」書法展,讓漢字文化與歷史建築相互呼應。圖/趙夢琳提供
【本報台北訊】總統府資政漢寶德今年逢八十大壽,藝術單位「觀止堂」為他在大稻埕歷史建築「保安捌肆」舉辦書法展,展名沿用漢寶德創辦建築雜誌《境與象》,以「歷史中的書法」詮釋他「環境與(建築)形象須交融」的一生堅持。
觀止堂策展人趙夢琳指出,漢寶德不但以建築設計、理論著稱,書法也極獲讚譽。由建於一九二四年「順天外科醫院」變身藝文空間的「保安捌肆」,去年開幕後成為大稻埕老屋新生名景點,如今在歷史氛圍中展出漢寶德數十幅筆墨及出版品,病中的漢寶德雖無法前往,看了照片也很歡喜。
在日式老屋「保安捌肆」溫潤的木頭地板與階梯上,漢寶德長幅書法自由伸展,偶現童趣的字跡與歷史空間相交融,古趣加乘;立在壁上的書法,寫著「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等字樣,映照其下的咖啡桌椅,讓整個空間更富靜謐的藝術氣質。
趙夢琳指出,漢寶德推行古蹟維護多年,文資法就是他促成;大稻埕為台灣士紳文化發源重地,近年變身歷史街區,吸引眾多年輕族群和各國觀光客。她說,曾倡議重建大稻埕文化的漢寶德,看見親筆書法在倡導的歷史建築中,引來眾多關注漢字文化者,表示「這就我心目中的文化實踐」。
「境與象」書法展在保安捌肆展至十二月三日,十月十九日另邀資深建築師、《境與象》當年編輯郭肇立主持「境與象」論壇,講題為「閱讀台灣現代建築」,地址為北市保安街八十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