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黑心油愈爆愈多,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將審查食管法修正草案,「預防性下架」是否修法授與政府更大權限引起討論;據指出,府院傾向由衛福部依食管法定出作業原則,若立院認為須提升至母法位階,行政單位也會尊重。
社福衛環委員會緊急變更今天議程,繼續審查食安法修正草案,召委王育敏表示,今審查將聚焦「提高罰則」與「分廠分照」部分,不排除挑燈夜戰,盼本周內完成初審,最快二十四日完成三讀。她說,修法若能趕在月底前三讀,新罰則可望追溯適用,重罰頂新等不良廠商。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說,提高不肖廠商罰鍰和刑責「沒人會反對」,但不能只處理刑責,民進黨版主張把食安管理、評估分流,並檢討食安稽查人力不足問題,另包括是否成立獨立委員會,跨部會處理食安問題也須納入討論。
政院版草案主要內容,包括提高不肖廠商罰鍰刑責、鼓勵員工檢舉等;這次正義豬油事件飽受批評的「未能及早進行預防性下架」,並未在修正範圍內。官員指出,主要還是個案認定及執行問題,現行法令規定,只要主管機關認為有違反相關標準「之虞」就可進行預防性下架,「範圍已算很大」,但第一線執行時多半認為須有可疑事證才會要求預防性下架。
衛福部次長許銘能表示,正研擬相關作業原則,盼明確告知前線查察人員如何預判風險及如何處理;至於要不要把作業原則提升至母法位階,衛福部尊重立院決定,但也希望避免定出陳義過高卻缺乏彈性或滯礙難行的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