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藍光LED 日3學者獲物理獎 |2014.10.08 語音朗讀 15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村修二 出生:1954年5月22 日(60 歲) 生平:電子工程學家,世稱「藍光之父」。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愛媛大學客座教授。2009年獲得日本人首座哈維獎。 圖/美聯社 赤崎勇 出生:1929年1月30日(85歲) 學歷:京都大學理學部畢業,工學博士(名古屋大學)。 生平:曾服務於神戶工業(現富士通天 )、名古屋大學、松下電器等單位。 著名成就:開發氮化鎵結晶化技術 圖/美聯社 天野浩 出生:1960年9月11日(54歲) 生平:工程學家,專長半導體器件製造,現任名城大學、名古屋大學教授。 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諾貝爾物理獎昨天揭曉,由三位日本學者共同獲得。這三人分別是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赤崎勇、天野浩、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三位日本出生學者因為發明新的光源藍色發光二極體(LED),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肯定,他們的發明獲讚譽能源效率佳且有助環保,二十一世紀將為人類帶來光明。 中村修二已獲得美國籍。三人將可共享八百萬克朗獎金(約台幣三千三百五十八萬元)獎金。 路透引述瑞典皇家科學院稱,指隨著LED燈的發明,使人類擁有較以往更長壽及高效能的照明裝置。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紅色及綠色的發光二極體(LED)早已發明,但要到一九九○年代初期,赤崎勇、天野浩及中村修二發明了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後,才能製造白光的LED燈泡,促成LED成為照明裝置。 「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是一種能發光的半導體電子元件,此種電子元件早在一九六二年出現,早期只能夠發出低光度的紅光。而昨日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肯定的三位日本科學家,創造出「藍光LED」,被視為更耐用、省電的照明來源。 從手機到電視都看得到 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新聞稿,赤崎勇、中村修二、天野浩三人於一九九○年代早期製作出「藍光發光二極體」,並發展出光線傳輸的重要科技。在此之前,紅色及綠色的LED燈出現已久,但因沒有藍光,而無法創造出白光。科學家嘗試製作出「藍光LED」已長達三十年,而這三位科學家從他人失敗之處開始研究,成功創造出「藍光LED」,目前全球3C產品、小至手機、到大尺寸液晶電視的背光光源都使用「藍光LED」。 諾貝爾基金會更肯定「藍光LED」造福全球十五億電源不足地區人口,因為只需要少量、便宜的太陽能電力來源,就可透過「藍光LED」照亮這些地區。 根據維基百科,赤崎勇開發了氮化鎵結晶化技術,並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名古屋大學東山校區特別開闢「赤崎記念研究館」以紀念其功績。赤崎勇亦是繼西澤潤一之後,第二位日本人IEEE愛迪生獎章得主。 去年物理學獎得主是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和比利時學者恩勒特(Francois Englert),肯定他們找尋所謂「上帝粒子」的成就。 前一篇文章 皇家、金鶯 美聯爭冠 下一篇文章 曾照顧患病傳教士 西國護士染伊波拉 西非境外首例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3【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4【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05【Herstory97】創意工作者麗莎用幽默轉化人生2025.07.1906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2025.07.2007【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8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09特殊木製穹頂 改善海龜雌雄比例2025.07.1910【書市隨筆】《表裏京阪》日本雙城文化探索2025.07.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會歐方領導人 習盼鞏固夥伴關係川普:美將不惜代價 贏得AI競賽晨霧輕覆山城巨魔拯救人類加薩饑荒蔓延 逾百人道組織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