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已逝戲劇大師李國修,念五專時和同學看電影,他哭得唏哩嘩啦,朋友問;「有什麼好哭的?演戲都是假的!」李國修回家思索,用一生找到答案。
「戲劇真假的定義,關乎一個人看待生活的態度。」在昨天出版的新書《李國修編導演教室》裡,李國修指出,如果一個人認為世界是虛假的,他必然對旁人冷漠;但當你相信「一切都是真的」,你的生命就會和世界產生連結與互動。
李國修相信「一切都是真的」。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整理出對戲劇的看法:「所謂『戲』是扮演,『劇』是故事;在一個虛構的故事裡,角色真實和真情地扮演,那就是『戲劇』。」
「我們宣告,國修老師開課了!」皇冠出版社昨天為《李國修編導演教室》舉行新書發表會。李國修遺孀王月、兒子李思源,以及演員樊光耀、郭子乾、黃嘉千、編劇徐譽庭等人出席,一起宣告李國修戲劇教室「開課」。
該書源自李國修去年三月自知生命將盡時,指示嫡傳弟子黃致凱著手整理他的戲劇教學講義。
李國修要求黃致凱以第一人稱方式撰寫,並盡可能還原他的口吻,完成十八萬字著作。
「給我生命的是父母,教我認識生命的是國修老師。」黃致凱指出,李國修像孔子「述而不作」,他在各地開設戲劇課程,向聽眾傳達「看戲修心,演戲修行」理念,卻從未著書立說。他透露,李國修上最後一堂課時,還向學生行「謝生禮」。因為他認為教學相長,受益良多。
李思源表示,父親曾說,「演員面對生活的態度,就是他面對表演的態度;一旦你能了解生命,你就能了解表演」。這本書不只教表演,更教讀者如何面對生活。王月則說,李國修好為人師,現在人人都可以擁有這位老師,「讓我們一同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