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心血管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平均每半小時就有一人因此過世。國民健康署分析近五年的健保住院資料發現,台灣男性急性心肌梗塞率是女性兩倍,且五年間未降反升,四十到四十九歲的發生率更增加三成。
九月二十九日是世界心臟日,世界心臟聯盟推估,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每年造成全球約一千七百三十萬人死亡,占全球總死亡人數三成,若再不積極控制,二○三○年全球一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約相當於整個台灣人口。
心血管疾病在去年就奪去台灣一萬七千六百九十四條生命,最大宗的是急性心肌梗塞。新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佳勳表示,男性的發生率之所以高女性兩倍,一方面是女性有荷爾蒙保護,罹患風險比男性晚十年。且抽菸是高危險因子,男性也抽得較多。
心血管相關疾病大多數的病因都是後天的,主要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肥胖、不運動等。林佳勳表示,若扣除年齡與體質這兩個無法改變的因素,透過多運動、改善飲食習慣如少攝取高熱量食物、降低肥胖率或戒菸等,都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會。
國民健康署也呼籲民眾善用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四十到六十四歲的民眾每三年一次,六十五以上者每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