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偶感】 〈桃花源記〉 無情歲月中的有情心

陳良吉 |2014.09.25
1355觀看次
字級

文/陳良吉

最近再讀陶淵明〈桃花源記〉。

文章說因為「武陵人忘路之遠近」,所以才能「忽逢桃花源」,卻在歸途中「處處誌之」反而「迷不復得路」,再也回不去了。

忽然驚覺,這不就好像我們的人生?總在偶然間不期驚遇,卻又在刻意強求下悵然迷失。

我們總是對人生充滿太多的憧憬,並在追求的過程中,與許多意料之外的美好人事相遇,但又在匆匆的邁向下一階段的旅程中,讓珍惜成為了可惜,再也找不回當初的感動。

人是一種奇妙的生物,總是渴望獨立,卻又在依賴他人中證明自己,尋求歸屬。陶淵明的「桃花源」其實正像你我的心靈世界,看似自我回歸到「與外人間隔的絕境」,卻又存有著「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避秦火而無論魏、晉」的本然人情之美。

可惜的是,隨著時間、隨著情感波折跌宕,又有多少人能守著心中那塊淨土?清代詞人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不正是在講這「無情歲月中的有情心。」

陶淵明說唯有「忘路」才能「忽逢」,隨著緣分,人生際遇亦是如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