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案成為史上最大IPO(首次公開募股),台灣專家表示,本案震撼了過去對中國企業財報持質疑態度者,但也有專家說,阿里巴巴堅持採用「合夥人制度」,為投資人與上市監管帶來危險與挑戰。
被稱為「新興市場教父」的墨比爾斯和其他專家卻表示,阿里巴巴的股價已經被炒作過度,具有一定程度風險。
他說,因阿里巴巴採合夥人制的結構,公司的創辦人擁有公司主要資產的控制權,若公司出了問題,投資人無權介入公司的管理,且投資人必須前往中國,在當地的法庭提出告訴,「那將會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
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傑卡布表示,阿里巴巴募股大獲成功,很容易讓投資人忽略「過去的績效不能保證未來的獲利」這句警語;但根據歷史經驗,投資人確實有冷靜面對的理由。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也指出,以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合夥人制是一大問題,這也是讓香港忍痛將阿里巴巴拒於門外的主因。
此前據《金融時報》調查,指阿里巴巴「刷銷量」灌水的問題,也凸顯中國電子商務的監管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