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人生》四季找阿寶

程剛 |2007.01.21
877觀看次
字級

周五的誠品夜晚,數十位帶著好奇心的民眾等著入場,他們要跟政大廣告系副教授陳文玲一起「找阿寶」。

「咦,誰是阿寶?」阿寶是一個人、一本書還是什麼怪東西?雙眼發亮的陳文玲說,阿寶可以是內心的無限創意,也可以是「自己」,「找阿寶,其實就是找自己。」

陳文玲,四十四歲,正式職稱是政大廣告系副教授,這位怪老師從小就不是乖小孩,無心於功課,但總在夜裡寫歌。

第一次得獎的作品是十九歲寫的「屈原」,入選陶曉清辦的「民風樂府」創作組,音樂人吳楚楚為之驚艷。大四的時候,「告白」得到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第一名。畢業那年,她寫出「這些日子以來」,由張清芳與范怡文對唱。後來她寫「當客人離開的時候」,找不到合適的人唱,製作人說︰「妳自己唱吧。」進錄音室一次OK!

一九八六年,陳文玲決定去美國念廣告。吳楚楚欣賞她的才華,知道她還缺一筆學費,提議以房地產抵押貸款借錢給她︰「妳不能這樣,妳有時候要欠別人。」最後,吳楚楚借她五萬元,完成了學業。

陳文玲是個魔術師,她教書教了十八年,一站上講台依然眼睛發亮,把夢想從魔術帽裡一個個掏出,學生的眼睛也就亮了。角落裡鬱鬱寡歡的學生令她想起她不快樂的姊姊,個性乖僻彆扭的學生則令她想起童年時的自己,對學生,陳文玲向來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她總是溫暖學生的心,卻堅持說是學生溫暖了自己。

陳文玲在課程試過許多遊戲,發現自己內在的「阿寶」更喜歡帶工作坊,於是她以「四季找阿寶」為名在花蓮開始自己的工作坊,分成春、夏、秋、冬四梯次帶領報名的學員一起找阿寶。

工作坊裡運用她跟呂旭亞學習的「自由書寫」與「曼陀羅」,但也有她從學夢裡發展出的「玩夢」、「日夢」,玩夢是分析夢裡像詩又像電影的符號隱喻,日夢則是倒過來利用符號來創作自己內在的觀念。

「四季找阿寶」的工作坊玩得鬆散而過癮,陳文玲說,工作坊也許無法教給別人什麼是創意,卻可協助他們找到創作動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