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來茶去 厚釉吻醒 酸柑茶香

文與圖/吳德亮 |2014.08.26
4150觀看次
字級
三十年以上的酸柑茶外皮多已剝落,泡出紅褐色晶瑩的茶湯。圖/吳德亮
由左至右為龍潭、頭份、頭屋三地不同的酸柑茶,以及大小不同的厚釉吻杯。圖/吳德亮

文/吳德亮

看著陶藝家翁國珍小心翼翼地自陶甕中取出兩顆酸柑茶,其中一顆黝黑發亮,陳期應在十年以內,另一顆則外皮多已剝落,露出已然鬆動的茶團;從肉眼觀察判斷,應該有三、四十年以上悠悠歲月的洗禮了;僅需以扁平的螺絲起子就能輕鬆撬開。置入壺中以沸水沖泡,但見已轉為紅褐色晶瑩的茶湯,在杯緣泛起油亮的光暈;入口後微酸的黏稠感豐郁而飽滿,且不斷在喉中釋放綿密的熟韻。

提到緊壓茶,大多數人想到的一定是普洱茶,這種保留了唐宋時期「蒸而成團」形制的茶品,包括七子餅圓茶、茶磚、緊茶、沱茶等,在全球受喜愛的程度與日俱增,連帶也使得千兩茶、湖南茯磚等黑茶水漲船高。其實台灣也早有緊壓茶的製作,源自客家人愛物惜物的天性,那就是以養生保健為主要功能的「酸柑茶」,堪稱是台灣特有且唯一的緊壓茶品了。

話說每年農曆春節期間,許多民眾都喜歡買幾個比椪柑大上一號的「虎頭柑」回家拜拜。由於皮厚、水分多,加上橙紅紅的外表,充滿過節的喜氣,可以在供桌上持續放上一個月而不變壞,因此作為敬神祭祖並討個吉利好運,相當受到民眾的青睞。

不過,虎頭柑與食用為主的桶柑或椪柑不同,果肉奇酸無比,除了害喜的少婦外,根本沒人嚥得下去,因此只要春節一過,因水分消失而萎縮硬化的虎頭柑,十之八九會被無情地當作垃圾棄置。

不過勤儉惜物的客家先民卻不捨如此浪費,反而將製茶過程中淘汰下來的「茶角」塞入,製成有如黑茶類普洱茶外觀的酸柑茶,可以陳放五年、十年以上;敲碎後沖泡飲用,不僅溫潤爽口,茶香與柑香融合的微酸口感令人回味再三,據說對咳嗽、化痰、解熱都有功效。



這就是早在百多年前,客家先民傳承至今的酸柑茶。在過去物質尚不充裕的年代,幾乎是桃竹苗一帶客家鄉親家家戶戶必備的保健聖品。只是隨著國民所得的提高,以及成藥的普及,而逐漸被遺忘。

所幸隨著近年養生觀念的普及,先民留下的寶貴資產酸柑茶又恢復了產製,甚至在茶葉中加入紫蘇、薄荷、甘草等,使之更具保健效果,外銷也大受歡迎。

不過製作酸柑茶可不容易,第一步是挖果肉;以特製的金屬圓筒在虎頭柑頂端挖出缺口,保留挖下的柑皮做蓋子,再以杓匙將果肉挖出。仔細濾掉果肉裡的籽,挖出的果肉放進絞碎機絞碎後,混合茶葉回填至挖空的柑仔內。此時塞得圓鼓鼓的柑仔,蓋上原本的柑皮後,還得用鐵絲緊密綑綁,將五花大綁的柑仔送進蒸籠,一蒸、一壓、一烤,每天重覆同樣的動作,天氣好時尚須拿到陽光下曝晒。

歷經「九蒸九晒」不斷的蒸、晒、烘、壓,酸柑茶共需費時三個月才能完成,外觀也因不斷乾燥、緊結而縮小變皺,鐵絲也得不斷拆下重新綑綁,直至顏色由紅橙色逐漸轉成金黃、土黃、深褐色到完全變黑為止,其間更需多次以重物或機械緊壓,鐵絲才能完全取下,外觀也呈現漂亮的花瓣狀。

由於做工紮實,完成後的酸柑茶有如石塊般堅硬,必須以鐵鎚敲碎後,才能置入茶壺以沸水沖泡。但為了考量現代人無法成天拿著鐵鎚猛敲,目前許多酸柑茶品,大多先以機器磨碎後,製成袋茶再包裝上市。

今天桃園縣龍潭鄉、新竹縣關西鎮、苗栗縣頭屋鄉與頭份鎮等客家庄,都有酸柑茶的製作,三者的香氣與保健效果大致相同,只是外觀稍有變化:花瓣狀酸柑茶大多來自頭份;龍潭酸柑茶則光滑渾圓,像極了黑褐色的車輪;頭屋則多半有紅線綑綁,十分討喜。

儘管我也收藏了不少酸柑茶,但超過三十年以上的老酸柑則是第一次品嘗。特別的是當茶湯入口,厚釉成就的杯緣竟然與嘴唇緊密貼合,在杯唇相接的剎那,湧起初吻般的甜蜜滋味,讓我大感驚奇。

看我一臉沉醉,翁國珍得意地告訴我,這是他近年的新作「吻杯」,我則建議改為「初戀之吻」更為貼切。茶杯大多僅做為媒介,即茶湯經茶壺或茶海沖出後透過茶杯送入口中,品味茶香(嗅覺)、口感或韻味(味覺),厚釉吻杯卻多了一分肌膚溫潤的觸感,堪稱茶杯的功能性創新了。



從四歲開始就跟著父親翁成來習陶,至今已有五十年「陶齡」的翁國珍,一九八三年作品就獲英國前首相奚斯收藏而聲名大噪,今年開春還與對岸幾位陶藝家共同受邀至法國羅浮宮展出。他說為了在品飲時,能帶給人肌膚相觸的溫潤與愉悅,而特別在口緣加上有毛細孔的天然灰釉,讓陶土的含鐵量還原產生如玉般的翠綠色澤,而非一般青瓷在釉藥內加氧化鐵的發色呈現,因此絕對天然、健康,還可以充分聚香。

翁國珍說厚釉吻杯的製成,首先需有陶土一比一甚至超過的釉料,濃稠至臨界點時,再用傳統的浸泡方式,而非目前普遍採用的噴槍噴釉法。而在燒造時,透過高溫形成的流釉或縮釉現象,也使得失敗率偏高。

細看杯緣光滑細膩的色澤,彷彿表面包覆了一層看不見的油脂,在燈光下呈現沉穩內斂的光澤;即便以手觸摸,仍有溫潤柔軟的熱感度,無怪乎每一次舉杯入口,都能感受初戀之吻般的甜蜜滋味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