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投資人看好大螢幕iPhone等新產品可能帶來好景,激勵蘋果股價十九日上漲百分之一點四,以一百點五三美元(約新台幣三千零十五元)的空前新高收盤。
蘋果公司二○○七年推出iPhone手機後,股價曾翻漲七倍多,而在二○一二年九月十九日飆到七百零五美元(約新台幣兩萬一千元)的高峰。但締造新高後的一年內,歷經創辦人賈伯斯去世、新產品可能後繼無力的憂慮籠罩,股價一度暴跌三分之一,但隨後又逐步回升,今年來漲幅百分之二十五。
蘋果今年六月六日實施股票分割,一股分割成七股,二○一二年九月的舊紀錄換算成分割後股價為一百點三美元(約新台幣三千元),實際已低於十九日締造的一百點五三美元。
根據彭博資訊的統計,若以十九日收盤股價計算,蘋果的市值高達六千零十二億美元(約新台幣十八兆元),不僅是全球市值最大公司,而且比排名第二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市值四千兩百四十九億美元)多出百分之三十;蘋果的死對頭谷歌公司以四千零二億美元的市值居第三。
蘋果今年預期銷售可能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