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御食花生糕 佛館吃得到 人間社記者胡錦玲大樹報導 |2014.08.11 語音朗讀 15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雜技表演「男女對手」。 雜技表演「盛世歡歌」。 河南文化遺產之一的小吃、慈禧太后最愛吃的開封花生糕,現場示範製作。 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右四)、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康潔(右三)、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左二)等,共同宣告「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登場。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非物質文化遺產「汴繡」的細膩針法就在眼前。 【人間社記者胡錦玲大樹報導】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九日在本館大廳舉辦「河南民俗藝術展演」開幕茶會,由河南雜技表演揭開序幕,並由佛館館長如常法師、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康潔,共同宣告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登場。 如常法師表示,系列活動自即日起至十月十九日,內容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雜技表演、「黃河孕育的古文明‧中華文字展」、「千年文化‧中華古代書院教育展」等,呈現古代河南中原文化的精髓。並透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扮演「歷史活字典」,讓台灣民眾穿梭古今,開啟文化遺產百寶盒,體驗中華文化。 今年展出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將開封花生糕列為重點展出。人人耳熟開封有個包青天,但是到開封除了瞻仰古聖先賢,一定要品嘗慈禧太后指定御食的花生糕。現在要嘗這項小吃不用到開封,只要走一趟佛陀紀念館,就有文化遺產傳承人親手做給你吃! 花生糕傳承人楊志勇表示,花生糕為古代宮廷膳食,源於宋朝。清朝年間,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西行至西安避難,回鸞途中經過開封,當地官員奉上花生糕,太后嘗過後連連稱讚,並封為宮廷貢品,成為年年上貢的御用點心,從此開封花生糕盛名遠播。 地靈人傑 孕育玄奘大師 對於文化遺產來台展示,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康潔指出,河南地處中原,古時稱「得中原者得天下」,顯示河南的重要性,此地亦是文化搖籃,位居經濟文化重鎮長達三千年,歷代思想家如老、莊,文學家如杜甫、白居易,佛教高僧玄奘大師,皆出於河南。希望藉由此次河南民俗藝術動、靜態的展演,呈現河南的真善美,以文化活動和台灣民眾展開心靈交流。 動態展演以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場示範、雜技表演為媒介,呈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十位汴繡大師用半年時間,共同創作出五公尺長的仿古繡作「清明上河圖」,另外,開封花生糕、朱仙鎮木版年畫、浚縣泥咕咕、輝縣剪紙、汝瓷燒製技藝等十項傳承人,更以「歷史活字典」的角色,觸動民眾五官的覺受。 書院文物 見證科舉制度 靜態展演的「中華文字展」則由兩岸著名書法家以各種書體,呈現中華文字之美。其中河南的部分,以當代最著名的書法家馮其庸為首,並邀請言恭達、李鐸、謝雲、劉藝、歐陽中石、張海行等七位大師,分別以草書、篆書、行草、隸書、行書展開創作。 在「中華古代書院教育展」中,展示了各式珍貴的歷史古物,如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的科舉文章、進京趕考的小抄本,以及八股文、書院學堂、朱卷、科舉考試、清代貢元捷報、古代書院印版等文物,民眾還可運用QR code,聯結介紹影片。 前一篇文章 嚴長壽紐約開講 暢談改變的起點 下一篇文章 佛歡喜日 四大洲弟子誓願出家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退休之後2025.05.01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 作者其他文章澳洲慧今法師 感動母親歡喜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