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北美大地 海象 海中的相撲好手

文/林心雅 圖/林心雅 李文堯 |2014.07.27
2025觀看次
字級
相遇北美大地 海象 海中的相撲好手圖/林心雅 李文堯(Wen-yao Li)
相遇北美大地 海象 海中的相撲好手圖/林心雅 李文堯(Wen-yao Li)
海象會彼此「面對面,嘴對嘴」用觸鬚溝通,乍看之下還以為牠們在親嘴!圖/林心雅 李文堯(Wen-yao Li)
不小心斷了一根象牙,海象自尊心難免受挫,覺得:真是見笑了。圖/林心雅 李文堯(Wen-yao Li)
仔細看,海象的口鼻部有敏銳的數百根「觸鬚」用以搜尋食物。圖/林心雅 李文堯(Wen-yao Li)
喜歡「擠擠做一夥」的海象們。圖/林心雅 李文堯(Wen-yao Li)

文/林心雅(Hsin-ya Lin)

圖/林心雅 李文堯(Wen-yao Li)

最喜歡擠擠做一夥

在阿拉斯加的圓島,除了海鸚和三趾鷗,我生平第一次看到成群海象在湛藍大海中,悠游自在地潛泳。

海象最醒目的特徵,就是牠們那兩根外露的象牙──那是加長的上犬齒。看牠們個個塊頭壯碩肥重,卻喜歡在海邊岩石「擠擠做一夥」休息,除了安全因素,最主要是互相取暖。正因彼此緊疊,又拖著兩根好長的牙,哪位想轉身挪動一下,下巴總要抬得老高,要不,長長的象牙一不小心就會戳到隔壁的夥伴。

別小覷牠們那看似累贅的象牙,因為它可是長久演化的結果,尤其對在極區求生存的海象,更扮演著重要角色。譬如在冰海覓食時,海象的象牙功能猶如人類的冰斧,敲進冰層,可輔助海象龐大的身軀從海裡移挪到冰上,並可用來戳破冰層的呼吸孔。

象牙象徵社會地位

除了用來戳冰,象牙也代表社會地位,且看牠們上岸休息分布情形就知。海邊僅有幾塊平坦岩石,面積就那麼丁點兒大,大家都想占得好位置享受日光浴,這時怎麼辦呢?

只見象牙特長的大哥,毫不客氣地,直接用象牙戳開別人;象牙短的小弟們很識相,立刻連滾帶爬忙不迭地閃邊讓位,十分敬老尊賢。還好海象脂肪很厚,外覆一層堅韌皮革,被尖牙戳到就好比隔靴搔癢,一點事兒也沒有。至於牠們身上可見的傷疤,泰半是求偶季節與對手劇烈打鬥所留下的痕跡。

象牙長度和年紀成正比,牙愈長愈年長也愈德高望重。公海象的象牙據說可長達一公尺,重五、六公斤。在求偶季節,象牙也具有其他重要功能,除了可自我防衛,象牙也是向母海象炫耀地位以獲得芳心的重要利器。據說海象若不小心撞斷象牙,是一件蠻丟臉的事,牠將失去原有的社會地位。

聽駐守員說,在圓島看到的,清一色是公海象。為什麼呢?因為過了冬天交配季節,母海象到了春天會帶著海象寶寶往北極海域遷徙,公海象則往南遷徙到圓島所在的布里斯托爾灣海域,直待到十月才北返。這個有趣現象,生物學家推測是為了食物資源更平均分配──公海象往南覓食,北方的母海象能得到更充裕的食物,寶寶存活率也就相對提高了。

北極最大鰭足動物

太平洋海象(Pacific Walrus)學名Odobenus rosmarus,其中Odobenus拉丁文原意是「tooth walker」,因為公海象或母海象都長著一副長牙。牠們比同科的海豹、海獅都來得大,是北極區最大的鰭足類動物。公海象身長可逾三公尺,重量超過一公噸;母海象身長體重則小一號,大約是公海象三分之二體積。

美國只在阿拉斯加能發現海象芳蹤。科學家估計目前全世界海象有八成分布於太平洋和北極海之間的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約二十萬隻棲息於蘇俄和阿拉斯加的大陸沿岸和島嶼,活動範圍跨越美俄兩國邊界。

海象壽命可達四十年。交配季節在隆冬一月前後,正是公海象和母海象聚集極區冰面之際。受精卵在母體子宮內約漂浮四個月,到五六月才開始著床發育。胚胎發育期約十一個月,海象寶寶於翌年四五月出生,重四十五至七十三公斤不等──比人類成人還巨大!寶寶待在母親身邊,到兩三歲才離開。海象女孩四至六歲便「轉大人」具生育能力,男生則要到七至九歲才臻於性成熟。

冰海中的

相撲好手

海象是高度社會化動物,無論活動休息都成群結隊,天敵是北極熊和殺人鯨。牠們覓食是用口鼻部數百根敏銳「觸鬚」來搜尋獵物,而非用象牙挖掘。主食是海底蛤蠣蚌類,用嘴巴強大吸吮力,將蛤蠣的肉與蚌殼撕離。此外還吃蝦、蟹、蛇、墨魚、海參及海鳥等。

海象主要覓食區域是在九十公尺深的淺海大陸棚,此區海底沉積土中具有豐富多樣的軟體動物。據研究,牠們最深可潛入海中二○○公尺,最長可閉氣半小時之久。而成年公海象一天平均可吃下一百磅(約四十五公斤)的食物,堪稱名符其實的「大胃王」。

因其觸鬚敏銳,牠們還會彼此「面對面,嘴對嘴」用觸鬚溝通。乍看之下,會讓人誤以為公海象哥倆兒交情好到不行,居然大白天在親嘴呢!

海象在海中喜歡找伴玩耍,不時仰抬象牙虛張聲勢,用前鰭撲打對方。那架勢噸位、那肢體語言,甚至那肉體顏色,簡直就像「海中的相撲選手」!不同的是,牠們常得露出海面呼吸,不時「噗阿」的噴水換氣,煞是有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