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婦人到超商買便當,隔天從冰箱取出、微波加熱食用,食物卻有酸臭味道,納悶便當怎麼腐壞這麼快。營養師提醒,把握「冷者恆冷,熱者恆熱」原則,確保食物品質。
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鄭嵐卉表示,攝氏7℃至60℃稱為危險溫度地帶,許多細菌在此溫度快速生長、繁殖;因此,冰箱的冷藏溫度必須低於7℃,烹調食物時,加熱溫度需超過70℃,而熱存溫度應高於60℃,才能抑制細菌生長、食物不易腐壞。
鄭嵐卉建議,食物調製後,放在室溫下不要超過2小時;夏天室溫高於32℃,應縮短放置時間,盡量在1小時內食用;夏天飲料、冰品廣受歡迎,消費者也要注意店家製作過程,避免交叉感染。
鄭嵐卉說,適合蔬菜水果的保存溫度是1℃至7℃,一周內應儘速吃完,肉類、家禽的冷藏溫度是0℃至5℃;未烹調的肉品放置-18℃的冷凍庫可存放較久,約半年至1年。
營養師說,有的細菌不會因加熱而遭破壞,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耐鹽耐糖,常生長在化膿傷口、人體皮膚,或是口腔、鼻腔黏膜;料理食物若手受傷,應包紮傷口、戴無菌手套再調理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