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綠金」變「黃金」。國營企業「大地主」台糖,去年首度試種本土非基因改造黃豆,先以六公頃試水溫,但受惠食安意識高漲,及毛豆品種熟成豆,甜度更高,一萬多公斤完售,今年種植面積「加碼」,提供消費者另類選擇。
台糖董事長陳昭義說,不同於進口豆,本土黃豆節省兩到三個月的運輸時間,地產地消的好處,產品不只新鮮,消費者也不必擔心黃豆保存不當,誤食黃麴毒素。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毛豆頗富盛名,其實黃豆和毛豆同種,只是採收時間不同,因此,本土黃豆還帶有毛豆的鮮甜口感,製成豆漿後不需再另外過濾豆渣,也不必加糖,豆香濃郁;而隨食安意識抬頭,毛豆全球種植產量有限,未有基因改造品種,民眾也吃得安心。
根據台糖公司統計,國內一年進口大豆約兩百四十萬公噸,大宗用途為飼料、提煉食用油,其中一成用於生產豆類製品,但民眾食用豆,市售非基改比例相當低。
農業經營處長簡銘宏說,今年非基改本土黃豆種植面積將擴大到二十五公頃,相當於二十五座標準足球場大小,鄰近毛豆專區;一公頃產量約一到兩噸,今年可望釋出二十五到五十噸。
台灣天氣不利豆類生長,自產黃豆產量一年一期,短期內仍難因應國內食用豆的需求,估計約種近十二萬公頃才夠。
目前非基改本土黃豆價格,是進口基改豆的三倍,儘管成本投入高,陳昭義說,台糖目前積極轉型,發展「六級產業」,即一級農業、二級製造業和三級服務業的整合,從自產、自己加工到自有通路,可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替老店找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