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野生動物 復育見成效

呂幼綸 |2014.07.06
2021觀看次
字級
草原上巧遇藏羚羊,形成美麗地景。
馴化的氂牛是藏民的好工具。
1.斑頭雁
2.圖博狐狸
3.雪豬(旱獺)。

文/呂幼綸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平均高度在四○○○公尺以上的地理環境,培育出著名的藏獒(西藏獒犬)和氂牛,事實上西藏高原有如野生動物的寶地,共計有哺乳動物一四二種、鳥類四八八種、爬行類五十六種、兩棲類四十五種、昆蟲類二三○○多種,而在三○○○多種物種中,屬世界珍奇的動物就達到三○○多種。

西藏的野生動物在一九四九年之後,一度遭到盜獵和殺戮而情況危殆,近二十年由於自然保護區的設立,管理部門不僅收繳了保護區內居民的獵槍和其他捕獵工具,並和森林公安組織聯合巡護隊,有效杜絕了非法捕獵、販賣、運輸野生動物,讓野生動物的數量顯著回升。

目前西藏的各類自然保護區達四十七個,總面積四十一萬餘平方公里,逾西藏面積三分之一以上。據新華社今年三月報導,以位處最高地的羌塘國家自然保護區來說,區內藏羚羊的數量,已由保護區建立初期時的八萬隻左右,增加到十五萬隻左右,而野氂牛由二萬隻左右增加至四萬隻左右,藏野驢由五萬隻左右增加至九萬隻左右。雪豹、盤羊、岩羊等野生動物,數量恢復性增長明顯。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西藏的西北部,平均海拔五○○○公尺以上,總面積近三十萬平方公里,在二○○○年四月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物種有藏羚羊、野氂牛、藏野驢、雪豹、黑頸鶴等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屬於高原荒漠生態系統。

位居藏東的芒康自然保護區則是金絲猴的復育重鎮。金絲猴數量已由上世紀九○年代初的五十多隻增加到目前的七百多隻,預估可逐步恢復到一千隻以上。

至於有「拉薩天然氧吧」和「拉薩之肺」美譽的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棲息的珍稀鳥類達到六十二種。包括赤麻鴨、斑頭雁、黃鴨、紅嘴鷗、灰燕、白鷺等鳥類,並有黑頸鶴、灰鶴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台灣動物新聞網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