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古城 發現唐末佛寺遺址

人間社記者觀琛綜合外電報導 |2014.07.03
149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琛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日前宣布,晉陽古城遺址考古發掘的最新成果,在古城一號建築基址,首次發現興建於唐末的寺廟遺址。此遺址的發現,對晉陽古城整體布局的導向,以及未來的發掘有重要參考價值。

晉陽古城遺址考古發掘隊領隊韓炳華說,此次發現的寺廟遺址,始建於唐末,毀於五代宋初,經歷兩次重建,整體布局較為完整。寺廟的正殿、西廂房和東廂房,正殿建築於台明之上,根據柱礎位置和排列規律判斷,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殿前有簷廊。整個寺廟設南北中軸線,正殿位於中軸線北端,東西廂房左右對稱。

之前還發現兩件分別刻有「大魏興和二年造」(西元五四○年)、「大齊天保元年造」(西元五五○年)紀年的建築構件,主體裝飾紋樣在北朝較少見,推斷為北朝晉陽城市布局。

晉陽(今太原),又稱並州、龍城。據史料記載,佛教於東漢末年傳入晉陽。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山西地區逐漸興盛,有東晉法顯、慧遠、北魏曇鸞、隋道綽等高僧,交城玄中寺成為凈土宗祖庭。在唐代,晉陽是全國佛教中心之一,寺廟伽藍盛況空前。

《舊唐書》記載:「太原近名山,多佛寺。」現今太原尚存留的著名佛教文化遺址,有崇善寺、雙塔寺、白雲寺及天龍山石窟。崇善寺藏有多種版本藏經、壁畫臨摹本、佛像;雙塔寺的雙塔、白雲寺的明末清初傅山碑石等,都是極具價值的佛教文物。

晉陽古城始建於西元前四九七年,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在唐朝是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齊名的北都。經歷了春秋初建、北朝繁榮、唐代鼎盛,在宋初遭火焚、水淹後塵封於地下。晉陽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二○○一年被列入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