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大學指考昨天進入第二天,重頭戲國文科登場,作文題目以「圓一個夢」為題,景美女中教師陳嘉英認為,題目雖不難發揮,但更適合放在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反觀會考寫作題目「面對未來,我應具備的能力」,則適合高中生作答。若能將指考與會考題目互換,更能彰顯考生寫作程度與國文造詣。
作文以「圓一個夢」為題,要求考生以親身經驗或所見所聞撰寫,負責審題的陳嘉英表示,題目平易近人,要寫得文題相符不難,若寫作從界定夢的定義、為何憧憬、如何達成等三個方向循序漸進撰寫,再進一步寫出為圓夢付出的努力與克服困難的過程,則較有機會拿高分。
文白比例 與去年相近
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表示,國文科共二千九百八十四人缺考,缺考率百分之四點八一。審題老師認為,今年國文科涵蓋古今文學,像國學大師胡適、錢鍾書等人作品都有出現,試題結合文、史、哲學各領域。文化經典題材則選自《論語》、《大學》、《孟子》、《荀子》等篇章,考題沒有太多背誦型知識,而以活用課本所學為主,有助提升學生思辨能力與文學素養。
陳嘉英分析,今年國文試題的文白比例與難易度,與去年相近,預估均標可能會落在五十九分上下。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第一次刪除「字音字形」題型,是最大的變革。
古文簡單 欠缺鑑別度
陳嘉英表示,整份國文試題以閱讀題型為主,雖然四平八穩,但古文題偏於簡單,厚度與深度薄弱些,恐怕無法測驗出學生是否具有深度解讀文字的能力,對程度好的考生來說,較欠缺鑑別度。
國文科非選擇題選用文史學者毛子水文章,審題老師認為,選材頗有內涵,對高中生來說,可能略有難度,較難領略毛的思想,但倒數兩句「不管如此,不管研究任何學科,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對國家社會做出重大貢獻」,可從個人理解層面發揮。
有補教國文老師表示,接近二十年沒出現的宋明理學題目,卻出現在今年考題的第二十四題;此題屬國學常識,但主要是考學生的文言閱讀理解,就算沒念到,若能當場讀懂消化,也能作答,不需死背。
考生昏倒 頭碰撞流血
相較第一天的考場秩序良好,昨天則狀況不少。大考中心表示,昨天有位考生考到一半突然昏倒,導致頭部碰撞流血,監考老師緊急請救護車載送考生到醫院。洪冬桂表示,這是大考中心近年首次有考生因昏倒而受傷流血事件。
除此之外,昨天也有考生將手機放在大腿觀看訊息,被監考老師發現,簡訊內容雖然與指考無關,但是已經違規,將扣該科成績五分。
今天是指考最後一天,測驗科目為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