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區公所里幹事邱奕元(左)、社會課員李詩媛,從小被稱為1元、10元;如今成為區公所有名的11元。圖/黃福其
【本報台北訊】北市大安區公所里幹事邱奕元,因名字與「議員」、「1元」、「億元」同音,鬧出不少趣事;無獨有偶,社會課員李詩媛,被取綽號「10元」。區長蘇素珍戲稱兩人為「11元」說,現在有1元、10元,希望以後新進同仁有百元、千元及萬元。
74年次的邱奕元,勤快又負責任,擔任建倫里里幹事1年半,里長林正達、里民及公所同仁非常稱讚;他則認為名字很容易被認識是一大優勢,因為里民只要接觸過,都認識里幹事是「議員」。
最常碰到的狀況是,每當打電話回公所或給里民,一表明「我是邱奕元」,對方語調都變得謹慎、恭敬,還回說:「請問邱議員有什麼需要服務的?」甚至說:「請問哪位邱議員?」還有同仁接到電話,回話音調有點發抖,令他莞爾。
「弟弟的名字也很紅。」邱奕元說,二弟奕仁除了被取綽號「薏仁」,還被稱秘書長,因為和總統府前秘書長邱義仁同音。
因為諧音,邱奕元的Email帳號取名dollar one;無獨有偶,在公所服務3年半的李詩源,Email帳號則用ten dollars。
高醫大社工系畢業的李詩源說,從高中至今,「10元」的稱呼如影隨行,同學、老師都這樣叫,常拿她開玩笑,還說她若姓吳,就可「升級」50元。爸爸對她的綽號不太服氣,認為很詩意、好聽的名字,被叫成了銅臭味;她倒認為10元好記又親切,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