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綠豆夾
文/林芳如
放暑假嘍!暑假一到,終於可以放鬆心情,到戶外走走,偏偏七、八月,紫外線往往也最強;學校放暑假,太陽公公卻瘋狂加班,想外出走走,又怕曬成「小黑炭」,真煩惱……別怕,快樂出門不曬傷,這裡有撇步,趕緊來瞧瞧!
為什麼會曬傷?
「曬傷」和「紫外線」可說是一對哥倆好。夏日到海邊戲水時,如果穿短袖、短褲,又沒有塗抹防曬用品,直接待在大太陽下,大概半小時後,陽光中的紫外線就會曬傷皮膚,讓皮膚發炎紅腫。有時候,甚至還會刺痛、脫皮呢!
可別以為曬傷是小事,如果長期接觸過量的紫外線,可是會提升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大意不得!
不曬傷,有法寶!
既然曬傷和陽光中的紫外線有關,那麼躲避紫外線,自然就能避免曬傷。想成為和紫外線玩捉迷藏的高手,絕對不能錯過以下密技:
首先,在對的時間出門。一般而言,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紫外線最強;所以,這段時間應盡量避免待在戶外,以免受到紫外線的「攻擊」。
其次,選對的衣服穿。先作個小測驗,考考你的「防曬腦」:淺色系和深色系衣物,哪一個「防曬力」比較好?正確答案是深色系,你答對了嗎?雖然,淺色系衣服穿起來比較涼,但吸收紫外線的功力卻不如深色系衣物。所以,如果想要達到較佳的防曬效果,得挑深色衣物穿。另外,布料愈厚實,也愈能防曬喔。
第三,撐傘、走騎樓、挑對防曬產品。身體有衣物保護,那曝露在陽光下的頭、臉、手怎麼辦呢?撐傘、戴帽子、戴太陽眼鏡、走騎樓,都是好方法。如果想搽防曬產品,建議詢問皮膚科醫師,以免買到不適合膚質的產品,防曬不成還引起過敏,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最後,留意紫外線指數。環保署的官網(http://www.epa.gov.tw)上,每天都有台灣各地的「紫外線現況」可供查詢,想進行戶外活動之前,不妨先上網查一查。
曬傷了,怎麼辦?
如果曬傷了,請試試看下面的方法:
用濕毛巾冷敷數分鐘。記得是冷敷,不是「冰敷」,因為冰會刺激皮膚,反而可能使狀況更糟。
如果已經產生水泡,或是冷敷後症狀沒改善,皮膚依然持續紅腫,請儘速就醫。
摘自《未來少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