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有「水果王國」的美譽,蟲害卻常造成上百億損失。台大研發植物疫情監測系統,每30分鐘蒐集氣候、濕度等數據,7天前可預報蟲害,精確率最高可達9成。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江昭皚教授領導的跨領域研究團隊,研發「植物疫情動態監測系統」,可提前7天預報蟲害狀況,幫助農民及早因應蟲害及產銷管控,是台灣邁向「智慧農業」產銷新境界的里程碑。此項技術也獲得Discovery和BBC等國內外知名媒體的大幅報導。
江昭皚表示,自2006年起投入果實蟲害相關研究後,發現東方果實蠅危害台灣的水果種類就有80多種,造成果實畸形、腐爛甚至掉落,失去商品價值;為有效果實蟲害監測,研發「植物疫情動態監測系統」,在全台建置24套系統。
植物疫情動態監測系統每30分鐘會量測各監測點的氣候資訊與農業害蟲族群數量。江昭皚表示,經多次實驗驗證後,系統可提前7天預知可能發生的蟲害爆發事件,平均第一天的預測準確率高達9成,比氣象預報還準,有助於農民及早因應蟲害及產銷管控。
目前由台大團隊所研發的植物疫情動態監測系統,多項技術領先全球,因此也受到不少國家青睞,研究團隊積極進行跨國交流合作,如今年在農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就將和美國合作,到夏威夷當地進行移地研究,協助建置監測系統,讓此項技術邁向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