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人間佛教座談會,上半場由陳劍煌、尤惠貞二位教授聯合主持,邀請中山大學教授龔雋、台灣大學教授蕭麗華、《人間福報》社長符芝瑛、武漢大學教授吳光正、台灣大學教授杜保瑞、南京大學教授尚榮及北京大學教授李四龍等,分享對人間佛教的看法(見上圖/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高雄報導】「弘揚人間佛教,必須與時俱進。」人間佛教研究院前天廣邀兩岸學者專家齊聚佛光山,展開第三場人間佛教座談會。
人間佛教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慈惠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佛教研究室主任程恭讓、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佛光山教育院長永光法師及兩岸大學教授等百餘人與會。
第三場人間佛教座談會,上半場由陳劍煌、尤惠貞二位教授聯合主持,邀請中山大學教授龔雋、台灣大學教授蕭麗華、《人間福報》社長符芝瑛、武漢大學教授吳光正、台灣大學教授杜保瑞、南京大學教授尚榮及北京大學教授李四龍等,分享對人間佛教的看法。
李四龍分享其對人間佛教的感想,他說,相隔五年再來到佛光山,首度遊佛陀紀念館讓他很感動,人間佛教以人為本,讓佛教回歸人間,教人熱愛生命與生活。
佛光全媒體時代
符芝瑛談及,佛光山對傳播人間佛教不遺餘力,從星雲大師早期創辦《覺世》旬刊,到其後的《人間福報》、佛光山全球資訊網、人間衛視、人間通訊社等,大師開創了佛光山的「全媒體時代」。最近《人間福報》亦成立App即時新聞,期能與時俱進。
下半場人間佛教座談會,由李四龍、陳一標二位教授主持,邀請佛光大學教授闞正宗與謝大寧、人民大學教授張文良、南華大學教授尤惠貞等,對人間佛教提出不同看法。
闞正宗針對台灣佛教近代史研究提出,如何給近代佛教定位,以及戰後的人間佛教等另類見解。張文良則建議,透過交流建立學術共同體,從不同面相創新研究。尤惠貞就生命教育論點出發,佛學研究是必要的,人間佛教的實踐,就是把佛法充分落實在生活。
程恭讓期望學者能撰寫二千字以上的文稿,針對人間佛教提出不同的見解與看法。人間佛教研究院未來計畫發行《人間佛教學術叢書》,期能涵蓋整個人間佛教,建立佛教政治學、佛教經濟學等平台,推動佛教大眾化、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