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科技大學師生以土地與生態為題的攝影展,拍攝到濁水溪不為人知的流砂與垃圾,被稱是《看見台灣》的翻版。圖/蔡維斌
【本報雲林訊】雲林虎尾科技大學師生和荒野保護協會成員帶著相機,上山下海,從雲林走到離島,捕捉褪了色的環境景象,及大地反撲的災難,即日起至19日,在虎科大藝術中心以「曙光─黑暗地景與希望再造」為題舉辦攝影展,100多件反映環境議題的作品,宛如《看見台灣》的翻版,發人省思。
虎科大藝術中心主任王文瑛表示,電影《看見台灣》啟發國人對土地開發帶來破壞、摧殘的省思,此次參與的師生,也希望藉由攝影傳遞保護土地及生態的意念,並從故鄉雲林的環境開始,上山下海辛苦獵鏡,讓大家看到熟悉的環境也生了什麼病,可說幀幀珍貴。
濁水溪因六輕改變了原有的海岸景貌,沙土流失、垃圾遍野,雲林農業受工業衝擊及生態文化的轉變,全都寫錄在虎科大師生的鏡頭下,描寫著自己生活環境中,過度開發或人為疏失,對大地帶來的殘害。
此外,他們還走入古坑茶園、六輕及沿海治水,連最近發生的中央廣播電台拆除及虎尾百年宿舍區火災,都成為學生的題材,他們更用詩詞來表達關懷與省思,圖文並茂,在地人看了既親切又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