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不欺暗室

士淵 |2007.01.05
4338觀看次
字級

「不欺暗室」,意思是說雖處於無人之暗室,亦不做昧心敗德之事。典出漢朝劉向《列女傳‧衛靈夫人》:

靈公與夫人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有聲。

公問夫人,曰:「知此謂誰?」

夫人曰:「此蘧伯玉也。」

公曰:「何以知之!」

夫人曰:「妾聞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夫忠臣與孝子不為昭昭信節,不為冥冥墮行。蘧伯玉,衛之賢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廢禮,是以知之。

公使視之,果伯玉也。

大意是說:春秋時衛國國君衛靈公正與夫人夜坐閒聊,忽然聽到宮門外一陣隆隆的馬車行走的聲音,由遠而近,但是車行到宮殿門前的時候,聲音就戛然而止,過了一會兒,轔轔車聲才又遙遙地響起。靈公問夫人能否猜出門外乘車而過的人是誰?

夫人回答:「一定是蘧伯玉。」因為按照禮節的規定,臣子駕車路過王宮門前時,應該下車緩轡徐行,憑軾行禮,以表示對國君的尊敬。然而,現在已是深夜,宮外無人,馳車而過也沒人看見,一般人一定會這樣做。

 但是忠臣和孝子,則不因天色明亮時就持守節操、更不因天色昏暗就敗壞品行。蘧伯玉是衛國有名的賢大夫,仁義而聰慧達禮,事奉國君十分謹慎,這樣的人「必不以暗昧廢禮」。

所以夫人很肯定地說,在黑夜裡還嚴格守禮的人一定是蘧伯玉。靈公派人出去探個究竟,果然不出夫人所料,這個人正是蘧伯玉。

後來,這個故事演化為「不欺暗室」,成為讚譽慎獨自律者的成語。如:

 〈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雖然錢秀才不欺暗室,與小女即無夫婦之情,已定了夫婦之義。」

唐朝駱賓王的〈螢火賦〉:「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