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典第二大城哥德堡(Gothenburg)七月一日起試辦公務員每天工作六小時制,為期一年,如果成效良好,將全面實施;哥德堡市議會表示,縮短工時可提高效率、減少病假;當地老人照護員下月將分組測試工時縮短效應,實驗組每天工作六小時,控制組照舊,兩組都領全薪。
哥德堡豐田汽車服務中心的技師每周工時只有三十小時,但領四十小時的薪水;該中心技師維克史壯說:「我覺得工時從八小時減到六小時差別很大。做八小時的時期,最後一小時可能效率低落;做六小時的話,上班就努力工作,然後回家。」
法新社報導,豐田服務中心二○○二年起實施每天工作六小時制度;另一名技師尼爾森的月薪兩萬九千七百克朗(約台幣十二萬元),高於瑞典全國平均值兩萬五千一百克朗(約台幣十萬元)。
尼爾森的生活羨煞其他上班族,他每天雖然早起,但不像其他人趕著上班,而是慢跑後悠閒吃早餐,中午才上班,下午六時打卡下班;尼爾森說:「朋友們對我恨得牙癢癢的。大部分朋友覺得,既然我工作六小時,不應該領八小時薪水。」
如果瑞典人每天工時縮短到六小時,以每年工作兩百二十二天計算,全年工時只有一千三百三十二小時,將成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中最少的國家;扣除周休二日,一年有兩百六十個工作天,再扣國定假日、特休,瑞典人工作天剩兩百二十二天。
OECD目前全年工時平均值是一七六五點五小時,最少的國家是荷蘭的一三八一小時;台灣勞工目前每周法定工時為四十二小時,全年二一四一小時,排名第三,僅比中國大陸(二二八八小時)、墨西哥(二二二五點六六小時)低。我國勞工一年較南韓多工作五十一小時,較日本勞工更是多了三百九十六小時之多。
工作節奏加快 不利健康
先前的研究指出,工時和效率成反比(美國人工時長但效率高,算是特例);不過,真實世界的情況沒有這麼單純。瑞典北部城市基魯納(Kiruna)曾於一九九○年試辦六小時工時制,約有兩百五十名公務員參與;這項試驗在二○○五年終止,因為工作節奏加快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認為,工時和工作效率間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若工時縮短後,卻把時間拿去夜唱一整晚,隔天工作效率反而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