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基金會五年前創立綠園「1/2農場」,廣召義工以無農藥、不施肥的自然農法,培植十餘種蔬果。圖/新港文教基金會提供
採訪報導/記者陳玲芳、阮愛惠、李祖翔
位於嘉義火車站旁的「新港客廳」,原本是一棟六、七十年歷史、年久失修、斑駁搖晃的日式老宿舍。新港文教基金會透過鄉公所向台糖承租,從庭院設計、花草選定、室內裝潢到維護管理,乃至命名,無一不是義工參與的成果。
「新港客廳」開幕近十年,已成為鄉親自家客廳的一部分,提供簡餐、基金會出版品與創新包裝的新港特產,是基金會繼本土化、社區化、學習化、國際化後的另一項嘗試:「產業化」。陳錦煌說:「當捧著義工親手捏塑的陶碗,享受待客或被招待的溫馨時,新港環境生活品質也日益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會五年前創立綠園「1/2農場」,廣召義工以無農藥、不施肥的自然農法,培植十餘種蔬果。農場經理人林暢樂表示,農產品一半為義工自用,另一半則交由「新港客廳」使用與義賣;提供土地的八十三歲李月治,平時熱心公益,甫於去年榮獲基金會「績優義工獎」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