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梯長城:位於河北山海關一帶的長城,修建於山海之間。由於海濱自南向北騰躍群山之巔,在濛濛海風雲雨的籠罩下,猶如直插天際的雲梯。
雲霧長城:位於北京東北一一○公里處的司馬台長城,修建於高山峰頂,海拔九百餘米,長城彷彿浮在雲霧中。
空中長城:位於北京東北山隘處的長城,修建在兩個碩大的洞上,洞有十餘米高,洞上層只有二三米厚,長城如彩虹飛架。
馬路長城:北京八達嶺長城,牆體用整齊巨大的條石築成,城頂用方磚鋪砌,石灰填縫,寬約六米,可供十人並排行走,猶如寬闊的馬路。
水上長城:位於北京東北密雲縣東北的古北口長城,橫跨在潮河之上,下設有三道水門,猶如臥在水上的一條長龍。
水下長城:位於北京東北的喜峰口長城,因在一九七九年建成潘家口水庫而淹沒於水下,平時消失了的長城,只有在水庫放水時才露出水面,成為一條水中長廊。
花木長城:北京西北部的居庸關長城,建在一條長二十餘公里的溪谷中間,兩旁山巒花木鬱茂蔥蘢,有「居庸迭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故稱「花木長城」。
地下長城:地圖上甘肅、寧夏之間消失了的一段長城。由於數百年來,騰格里沙漠不斷南侵,這段古長城被埋沒在漂浮的黃沙之下。
壕溝長城:建於寧夏西吉、固原等縣的一段長城,因地制宜就地取土修築,牆外取土,低於地面建築,形成壕溝中的長城。
河邊長城:長城一般修築在崇山峻嶺之上,而在寧夏的黃河附近卻修築有河邊長城。如寧夏鹽池地區長一百九十公里的河東牆、中衛地區長五十餘公里的長城,和銀川市西面長四十餘公里的長城,都是修在黃河沿岸的河邊長城。河邊長城不但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對於防範黃河洪水也起了重要作用。
黃土長城:長城終點的甘肅嘉峪關長城,用當地黃土堆築。由於黃土有直立性,加之取用的黃土均清除了草粒雜物,因而約九米高的巍巍長城,歷經五百年至今仍不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