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誡上網路 籲多笑臉符號

人間社記者觀訊綜合報導 |2014.05.28
210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訊綜合報導】英國阿馬教區助理總主教伊曼馬丁,日前在天主教愛爾蘭主教團網站,以「新媒體及福傳工作:網路十誡」為題發表文章,呼籲天主教徒多用笑臉符號,少用攻擊性語言,並接受批評。

根據《聖經》記載,摩西《十誡》是西元前約一千五百年,上帝經由以色列先知摩西,向以色列民族頒布,刻在西奈山峭壁上的十條戒律,被稱為人類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律,體現「人神契約」的平等精神。

而在六十年前,有一份《十誡》古卷,在死海附近山洞發現;西元前五十至西元元年間,以希伯來文撰寫在羊皮紙上,約有二千年歷史。此份古卷則被認為,是記載《聖經》《十誡》文物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份。

總主教伊曼馬丁建議的「網路十誡」包括:多用笑臉表情符號與幽默感,傳達歡欣的正能量;在網上避免太激進或說教,不要批判或與人激辯;不要在互聯網作假見證;讓網路充滿慈悲與仁愛,樂於施予、不求回報;寬宏對待批評與侮辱,若有可能,要委婉導正對方。

另外,要在數位的神聖空間祈禱、自省、靜思;與人建立連繫關係,達成共融;教導年輕人保護自己,使用網路要有責任感;見證人性尊嚴,小心網上無所不在的色情資訊汙染心靈;以及抱持傳教使命,善用網路傳福音。

其中,第一誡「多用笑臉表情符號與幽默感,傳達歡欣的正能量」,是要傳遞福音的喜樂,如同教宗方濟所說:「不要哭喪著臉」或「面色陰沉」。

關於新媒體在福傳的挑戰與機會,總主教伊曼馬丁引述教宗在第四十八屆世界傳播日文告揭示「傳播為真正文化相遇而服務」的福傳立場,切忌「利用新媒體向人們轟炸宗教資訊。」

同時,「要思考如何有效利用新媒體,與人們相遇,向他們作見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