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文學 口頭轉數位

人間社記者觀樞綜合報導 |2014.05.22
132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樞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民間文藝家協會負責的「口頭文學遺產數位化工程」,是近百年來,民間文藝工作者田野普查的結晶,被譽為「民間文學四庫全書」,日前在北京辦成果展。

此工程歷經三年,完成第一期預定目標;製作檢索發布系統軟體,分類上百萬篇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十一類口頭文學作品。

其中,神話八千多篇、傳說十一多萬篇,意趣盎然。例如各族民間文學將「馬的起源」追溯到天上,或說由神變化而成,彌補文獻記載缺失。

最初的家馬,是商代中後期由殷商王族從北方草原引進中原,因此,馬在中國文化想像中,一開始就被神話化為神馬或龍馬。

考古發現,商周貴族大量隨葬車馬坑,不為炫富,而是寄託亡者靈魂升天的天國夢想。

此外,還有雲南傣族和景頗族故事說,是神造了馬;內蒙古的蒙古族神話說,天女和人一起造馬;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縣納西族神話說,神雞生卵孵化馬。

除此之外,雲南怒族和西藏藏族也說,是卵生馬;遼寧清原滿族自治縣滿族神話和四川興文縣苗族神話、河北槁城市漢族神話都提及,是天帝將天馬贈與人間,才有大地上的家馬。

至於神馬何以降級為人間運載工具,民間敘事也有解釋;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滿族神話認為,龍被天神貶到下界變化成馬。

而廣西壯族神話提到,是人類的女始祖規定馬要被人騎;漢族神話則說,是出於神的指令,或馬和人比賽,輸給人類,所以被驅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