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樹木生長狀況一直不理想,日前由台、日樹木專家聯手進駐公園勘察,挖掘土壤、樹根來尋找病因,昨天初步公布樹木生長不佳的問題,因高含量的黏土層,讓樹根無法深入地底,導致樹木生長不佳。圖/許正宏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已經20歲,但是公園裡的樹木總是長不大,看不見「森林」,經台、日樹醫聯手替公園把脈,初步估計要投入3億元經費,至少要花10年時間,等根系變健康,公園內5986棵樹才能長成高壯耐強風的大樹。
為了改造大安森林公園,北市府和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今舉辦樹木保護國際研討會,邀日本、新加坡樹木專家和官員介紹樹木保護和預防天災作為,針對大安森林公園和台灣的樹木保護提出改善策略。專家會診後認為公園土壤硬度偏高,地表下方60至75公分處屬黏土層,造成樹木根系發展受限。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執行長郭城孟表示,地質太硬、地下水位過高是大安森林公園樹木的兩大病因,經估計改造過程要花3億元,期待10年後根系變健康,以目前公園5986棵樹計算,平均每棵要花5萬元,大安森林公園才能真正見到森林。